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基本识记能力,其中“刀耕火种”是中国农业的原始阶段,“铁犁牛耕”是最主要的耕作方式,由此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南宋思想家叶适曾指出:“四民(指士、农、工、商)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对此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题干中“抑末厚本,非正论也”,实际是主张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这中思想的出现,是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反映了商人的利益。但是这种思想只是叶适个人的思想,对朝廷产生巨大影响的是朱熹的思想。因此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保守与进取
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问题:(10分)
如何理解“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
参考答案:
一个国家对世界潮流与国际局势的判断,深刻影响其内政外交乃至命运前途。(2分)
(1)大势:政治上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或答民主化)(1分);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或答世界市场;工业革命;工业化)(1分)(评分说明:如果回答,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或英国等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给1分,单独回答某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不给分。)他们采取进取政策:如殖民扩张(或答拓展世界市场)(2分)而中国却采取相反的保守对策:如明朝采取海禁政策、朝贡贸易;清朝从海禁到闭关锁国、天朝上国(4分)(评分说明:仅回答“重农抑商”只给1分)
评分说明:如果回答重商主义或自由贸易(自由主义)给1分,同时回答重商主义、自由贸易给2分。
本题解析: 明清时期世界潮流在政治上表现为政治民主化,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经济上表现为经济工业化,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并向外拓展;第二小问,工业革命后的西方国家不断对外扩张,此时的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
考点:中国近代化问题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采用近代化史观的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模板《法国民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