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③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④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认真分析了中国的国情,从实际出发,因此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①②④均正确。中共八大没有提出改革开放的决策,③错误。故选A
点评:两次会议都是中共历史上的重要的会议,都强调经济建设的重要性,都分析了国情,都是实事求是的会议,对经济建设都有指导作用。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一言论说明他(?)
A.主张“致良知”以成“圣贤”
B.提倡“格物致知”以求“理”
C.宣扬“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D.认为物质享受是“秉赋之自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材料中"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可知材料认为心是本源,强调内心的反省,不需要外求。B是朱熹等人的观点;CD是明朝李贽的观点。因此选A .
点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共同点:①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②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主张克服“私欲”,维护封建伦理道德;③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④本质目的都是维护君主专制和封建统治秩序,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不同点:
①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
②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③哲学范畴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向外追逐客观认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主张内心反省,恢复良知,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与其他三个选项不同的一个()
A.“863计划”
B.“星火计划”
C.“火炬计划”
D.“211工程计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为了全面提高国家在世界上的综合科技竞争力,国家制定并实施了“863”计划(是国家重点扶持高科技发展计划)、“星火计划”(是农业高科技化的计划)、“火炬计划”(是高科技产业化的计划)。而“211工程计划”是为了发展高等教育,故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6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工业化)应该与工业革命的生产方式不可分割,即掌握了资金、采集原料,大规模生产,直接运销于广大市场。这一种经济与作坊工业不同,也不像因批发而云集的行商作贾(传统的商业)。工业生产提供了庞大的产量,而巨额资金的投入,则在生产的上游掌握着原料,在生产的下游占有市场。这种经济形态,在18世纪中叶成熟。?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1)指出材料所说“经济形态”成熟的社会条件(6分),并写出“这一种经济与作坊工业”的不同。(4分)
材料二?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随着中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新生阶级——工业无产阶级也成长壮大起来,到1919年已达到200万人左右。这个数目,在整个人口中虽然还是很少的,但是他们居住很集中,是个有力量的阶级。……据不完全统计,1920年共发生罢工46次,罢工人数在五万左右。?
——胡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对近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条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开拓;近代科学技术进步。(6分)不同:机器生产;工厂制度;控制原料和市场;规模大产量高等。(4分,任两点即可)
(2)特点: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纺织业与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尤为迅速;行业发展不平衡;企业区域分布不均衡,大多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4分,任意两点即可)
影响:无产阶级成长壮大,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基础。(2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可以判读出“经济形态”是指工业革命,根据所学知识就可以答出工业革命产生的社会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种经济与作坊工业”的不同:机器生产;工厂制度;控制原料和市场;规模大产量高等。
(2)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二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中我们可以得出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纺织业与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尤为迅速;行业发展不平衡;企业区域分布不均衡,大多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结合所学知识,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对中国产生影响:无产阶级成长壮大,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①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②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
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④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