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近代一篇文章写道:“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文章作者应该是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新文化运动的代表
2、判断题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育,必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这“潮流”指
[? ]
A.新文化运动
B.社会主义革命
C.民族解放运动
D.民主与科学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
材料二: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像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
材料三:欲改造吾国民之德知,俾之脱胎换骨,涤荡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惟在染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此……之所以专对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
——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1915年10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 ]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5、判断题 某年高考试卷中有这样一道试题:“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某一考生的答题要点有如下几点,你认为表述错误的是
[? ]
A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 .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C .新三民主义是对三大政策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
D .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