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最早发展教育事业,兴办学校是在
A.苏区
B.抗日革命根据地
C.解放区
D.新中国成立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该知识点虽是教材基础知识,可比较容易被忽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图为上海滩最早刊登的抗日宣传广告:把绘有铁路干线的东北三省地图作为主图案,其上部还印有“请国人注意东北形势”字样,右侧绘有一个巨大的叹号;叹号两侧是“外侮日寇”四个美术字。广告的中右部印有“国人爱国,请用国货”字样。通过该广告,可以判断

A.九一八事件之后中日民族矛盾加剧
B.全面抗战时期国人民族危亡意识的增强
C.国共已就合作抗日达成共识
D.掀起了全民族的抗战浪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图片“东北形势”,实际反映了东北的沦陷,“外侮日亟”四个美术字反映了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剧。所以选A。BCD都反映了同一时期——抗战时期,是在1937年之后。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体现了“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据此回答以下问题:(30分)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实现和最终破裂的标志性事件各是什么?(8分)?
(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于1927年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武装斗争的史实有哪些?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中共是如何推动国共合作的?(12分)?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取得的最重大的成果是什么?(2分)
(4)抗战结束后至新中国成立,国民党两次向中共发出和谈之邀,企图以“假和平”换取部署内战的时间。这两次和谈各是什么?此期间,中共领导的人民解放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哪些战役?(8分)
参考答案:(1)实现: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4分)
破裂: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4分)
(2)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4分)
1935年8月,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4分)
1936年12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打下了基础。(4分)
(3)赢得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2分)
(4)1945年重庆谈判和1949年北平和谈(2分)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是抗击哪一侵略国?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美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中提到的是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活动,所以正确的是A,BCD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25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党员构成表

上表表明,1925年的国民党:
[? ]
A.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B.实行了土地革命政策
C.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
D.发生了根本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