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引文出自战国荀况《荀子·富国篇》,意思是不进行教育而光杀人,这样虽然刑罚多但压不下歪风邪气;光教育而不实行刑罚,这样做坏事的人就受不到惩戒。荀子主张施行“仁义”和“王道”(礼法并施,王霸并用)。结合这一点可以判断是荀子的观点。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①讲述理学的形成;②③叙述理学在宋明时代的代表及其思想地位和特点;④叙述理学和心学在明清时期的地位。四项全部符合史实,故选A。
考点:宋明理学
点评:理学在继承先代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佛道思想,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了新的主张,对当时的政治、道德、教育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学习中应该当结合宋明理学的具体内容,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的评价。如“心学”主张内心自省,有助于我们加强自律、构筑和谐,有助于我们奋发进取,增强责任感。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相通的地方”指的是
A.都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
B.都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
D.都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贵贱有序。故A不选。苏格拉底是雅典尚处于古典时期,奴隶制度也未衰落,B也不选。D选项明显不能选。
考点:百家争鸣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点评:孔子和苏格拉底均为东西方文化名人,相关知识点要有准确掌握,这样判断才比较容易。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模板《西方人文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