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我们不要荆冠,不要金十字架。”1896年的美国人民党漫画(见右图)。被缚者为劳工,为其束上荆冠者为马克·汉纳(当时的大实业家兼共和党领袖)。罗斯福新政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调整农业经济政策
D.全面推行“以工代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随着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波及的层面越来越广,许多人开始寻找“治疗”经济危机的“药方”,在经济理论界则诞生了“凯恩斯主义”。而在宏观政策上人们找到了一剂“良药”——“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被称为是“3r”改革:即“recovery、relief、reform”,其中反映“recovery”方面的内容是?
(凯恩斯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A.推出了多项社会保障
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C.大力的调整农业政策
D.大规模兴办公共工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先要对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比较理解,然后去释读英文的词义,如果知道“recovery”是复兴的意思,那么皆可以直接选对;假如不知道该词词义,而知道另外两个词的词义,那么通过排除法也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画中的历史:在大危机中,罗斯福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后来被称作“新政”(NewDeal),其核心是三个R:Reform、Recovery和Relief。罗斯福“新政”刚一推出,就引起美国社会上下的普遍关注,不同政治集团对其给予了不同的评价。报业大王赫斯特说,“新政”就是苛政(RawDeal),不是榨取富人(SoaktheRich),而是榨取成功者(SoaktheSuccessful)。

请回答:
(1)请结合史实解释“3R”政策的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ewDeal与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相比,最大的和最本质的变化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赫斯特的观点是否合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改革(Reform)指罗斯福新政中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系列调整;复兴(Recovery)指新政以工业为核心,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救济(Relief)指新政通过以工代赈,提供工作岗位,解决就业问题。
(2)国家干预经济。
(3)不合理。新政是在确保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大规模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局部调整传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某些弊端,从而挽救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新政措施中有调整劳资关系,提高工人工资和福利的措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二战后“英国扩大了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法国按家庭津贴原则,国家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助,还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保障,使福利开支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6%;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这种做法:
①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 ②有助于缓和劳资矛盾
③有利于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 ④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全球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
A.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
B.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
C.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
D.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文字说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给美国农业带来严重灾难,为此在罗斯福新政中采取了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的措施,这些措施提高了农产品价格而对于由减产造成的损失由政府以补贴的形式发给资本家,所以答案选A,B项是为解决失业问题而采取的对策, C D两项是对工业的调整举措。
点评: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金融:命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②工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③农业:成立农业调整署;为减耕减产农民提供补贴,以调整农产品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④社会福利: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⑤社会立法: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这些内容必须牢记。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