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表反映了1913~1938年美国汽车产量变化,下列对1933年数据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1913
| 1920
| 1925
| 1929
| 1929
| 1933
| 1938
|
汽车产量
| 39万辆
| 223万辆
| 427万辆
| 536万辆
| 193万辆
| 249万辆
|
?
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
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 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以图表形式提供美国汽车产量在1933年的变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和知识迁移的能力。从表格提供的信息看,从1929—1933年,美国汽车的生产量锐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与当时的经济大危机相关。由于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大量工人和农民失业,他们的收入大量减少,对汽车的消费能力急剧下降,直接导致了美国汽车产量下降,B项不符合事实;C项中政府的干预也是在汽车生产能力过剩、消费能力下降的背景下出台的; D项中“价格上涨”错误,实际上当时受市场需求的影响,汽车价格大大降低。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来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影响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材料中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正是资本主义经济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时期,这次大危机是一战后二战前持续时间长、破坏性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危机,其影响也十分大,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都出现了危机,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质疑,对资本主义失去了信心,所以AB两项错误。D项为错误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87年接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强调采取“预防性”的措施,在通货膨胀还没有明显苗头的情况下就实行紧缩政策,将通货膨胀消灭在萌芽状态。由此可见,格林斯潘主张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 ]
A.加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美国政府于1933年创立民间资源保护队,从事诸如森林防护、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历史景点维护等工作,每名队员每月可得30-45美元工资,高峰期的1936年,拥有队员达50万人。美国政府这一行动,实质上是一种
A.“以工代赈”方案
B.社会救济计划
C.产业振兴规划
D.“新边疆”设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33年罗斯福在美国上台,实行新政应对危机,题干反映的是新政中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因此A符合题意。B是表面现象;C与题干无关;D是肯尼迪总统时期提出。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就是以文献、图表等材料为载体而设计出来的选择题。试题选材广泛,设置新情景、新问题,以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利用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的类型分有:文字型材料和图表型材料。从材料在试题中的位置来划分有:一是题干上引入一些材料,根据材料创设新情景,并根据材料设置备选项;二是以材料作为备选项,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对于中国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专家预测未来两年每年将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4万亿元投资主要投向三农.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等,这可以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过程中,美国采取的类似措施是?
[?]
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
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奖励农民,调整生产机构?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