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成祖朱棣,不仅开拓了辽阔的大明疆域,建立了赫赫武功,而且成功地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盛世”。但后来的封建史学家仍以“篡位”视之,主要源于他的行为
A.破坏了分封制
B.不符合古代宗法制
C.是以武力夺取帝位的
D.损害了封建史家的利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朱棣本是被朱元璋分封到北京为诸侯,后来篡夺了朱允炆的皇位,破坏了宗法制的继承规则。故选B。A项与“篡位”的评价无关;C项符合题意,但不是主要的原因;D项明显错误。
点评:宗法制在西周时期确立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随着西周的灭亡而灭亡。但是宗法制的精神却保留了下来,在各朝主要表现为皇帝的继承制度。明代朱棣的皇位是武力夺来的,违背了宗法制的原则,因而被史家所微词。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是?(?)
①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 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③唐中期设节度使④宋太祖派文官做地方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②④都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唐朝时由于设节度使而造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可将含有③的选项排除,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2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文帝、隋炀帝扩建长安与洛阳两京,穷极土木之工,大片砍伐森林。进入唐代,土木之兴依旧不止。经过唐玄宗40年的统治,曾经遍布森林的关中三辅地区几无可供砍伐的林木。到唐德宗年间,为修建神龙寺,同州山谷中的古松几乎被砍伐一空。至唐后期,北方高大成材的林木已寥寥。破坏高原植被,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满目疮痍,导致黄河频繁泛滥。天灾加上人祸,使黄河流域经济渐趋衰落,等到安史之乱之后,田地荒芜,水利失修,人口大量死亡和南移,使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开始衰落,我国经济文化的中心也开始向长江流域转移。
——引自《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与环境问题》
材料二: “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备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图二 清朝军机处内景
材料三

图三 新中国民主制度
请回答:
(1)根据图一,评述唐朝的政治制度改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图二反映的政权机构的主要特征,由图一到图二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演变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三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三大民主制度,请根据图中序号写出合适的政治制度内容。与图一、图二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具有哪些重要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图三所示之外,新中国初期(1966年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还有什么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应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尚书省下设六部,分掌具体行政事务;三省相互监督和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并进一步削弱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产生重大影响。
(2)特征: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只负责传达皇令。趋势:皇权加强。
(3)①政治协商制度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或政治协商制度。特征: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人民掌握权力;实行民族团结、平等、共同繁荣的原则。
(4)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学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A.《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B.《论西汉推恩令的实行及其影响》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