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几个宰相一起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A.防止宰相权重专权
B.完善中央集权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唐代设立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消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因此答案为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秦朝开始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国古代早期(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包括宗法制、分封制、王位世袭制,故A、B、D不正确。郡县制是秦朝在地方实行的政治制度,故答案选择C项。
点评: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要注意其基本内容: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地方政治制度。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某史书这样描述某个机构:“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该史书所描述的机构应该是
唐朝尚书省? B.唐朝中书省?
C.唐朝门下省? D.元朝中书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侍中审定”“以驳正违失”可以判断此机构负责审核,而唐朝门下省属于审核机构,故C正确;唐尚书省为执行机构,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元朝的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11年8月22日,安徽省地级巢湖市被撤销,原辖含山、和县划归马鞍山市管辖,这是地方行政区划的又一次重大调整。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废分封行郡县,导致其孤立而亡
B.西汉采用郡国并行制,实现长治久安
C.元朝实行行省制,行省拥有军政大权不利于中央集权
D.明废行省设三司,加强了中央集权,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不对,秦朝灭亡是因为其暴政,而不是郡县制的原因;B不对,西汉采用郡国并行制,结果后来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政府,汉景帝时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推行“推恩令”以解决王国问题;C不对,元朝行省拥有军政大权但扔受中央节制。D符合题意。
点评:肯定式或否定式选择题要求按照题意从选项中选出与所述事项相符合(或不符合)的选项,常有肯定式或否定式提示语,“是”或“不是”,“属于”或“不属于”,“正确”或“不正确”。选项之间是“非此即彼”的是非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A.军机处的设置
B.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C.八股取士的实施
D.严酷的文字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围绕皇权加强来设计的,专制主义达到顶峰是以军机处的设置为标志,而丞相的废除和军机处的设置可以看出,皇帝在不断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和地方权力,所以答案是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