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汉初,鉴于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汉高祖刘邦除了实行郡县制,还实行分封制,以此来巩固汉朝的统治。但分封制的实施,导致了后来的王国问题,威胁了中央集权。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是一副残缺的古代“政权结构示意图”。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片中的“同平章事”、“枢密院”“转运使”等机构和官职设置可知为宋代。唐朝为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元朝为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和宣政院;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北宋中央官制的调整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皇帝主要通过奏事、朝议、刺察等形式掌握全国的军政信息,控制和指挥着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秦朝时期能够参加朝议的官员不包括
[? ]
A.丞相
B.太尉
C.九卿
D.郡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4分)阅读下列图片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的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人们在研究其后的伟大的中华帝国的结构和生活的任何方面时,不能不在各个方面看到隋朝的成就,它的成就肯定是中国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
——《剑桥中国隋唐史》
材料二 ?唐太宗评价隋文帝杨坚曰: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群臣。天下至广,一日万机,虽复劳神苦形,岂能一一中理!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衍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世而亡也。朕则不然。择天下贤才,置之百官,使思天下之事,关由宰相,审熟便安,然后奏闻。有功则赏,有罪则刑,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何忧天下之不治乎!”
材料三
? | 顺治8年,公元1651年 | 康熙51年,公元1712年 | 乾隆6年,公元1741年 | 乾隆55年,公元1790年 |
中国 人口 | 10,630,000(丁) | 24,621,324(丁) | 143,411,559人 | 301,487,115人 |
参考答案:
(1)隋文帝完成统一大业后,加强中央集权,开创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府兵制,沿用均田制,对以后王朝影响深远。
(2)不同意,杨坚开创三省六部制,目的就是减少君主决策失误。(或同意,隋文帝独断专行,不信任臣下;群臣也不敢谏诤)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制度上沿用隋制;任用贤臣,善于纳谏,有利于笼络大批有才能之士,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3)清朝政府在经济政策方面作出了调整:“更名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摊丁入亩”(地丁银)等,废除人头税,隐蔽人口现象减少。
(4)统治者采取宽舒政策,减轻租税赋役,鼓励农耕;任用贤能,整顿吏治;制度创新;统治者个人素质
本题解析:
(1)根据漫画信息以及所学知识,“改革中央官制”是指实行三省六部制;“俺是民兵”是指实行府兵制;“考考考,皇帝的法宝”是指实行科举考试制度;“自家的天,自家的地”是指实行均田制,这些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影响深远。
(2)本问属于开放式问题,唐太宗原文大意是说:隋文帝不贤明而喜欢苛察,不贤明则察事不能都通达,苛察则对事物多有疑心,万事皆自行决定,不信任群臣。天下如此之大,日理万机,虽伤身劳神,难道能每一事均切中要领!群臣既已知主上的意见,便只有无条件接受,即使主上出现过失,也没人敢争辩谏议,所以到了第二代隋朝就灭亡了。朕则不是这样。选拔天下贤能之士,分别充任文武百官,让他们考虑天下大事,汇总到宰相处,深思熟虑,然后上奏到朕这里。有功则行赏,有罪即处罚,谁还敢不尽心竭力而各司职守,何愁天下治理不好呢!”据此,如同意唐太宗的评价,可回答杨坚开创三省六部制,目的就是减少君主决策失误。如不同意唐太宗的评价,可回答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制度上沿用隋制;任用贤臣,善于纳谏,有利于笼络大批有才能之士,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3)结合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回答,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原因一是清政府实行“摊丁入亩”的赋税政策,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这样,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也逐渐减少。二是明代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使不宜生长稻麦的贫瘠土地得到利用,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养活众多人口,为人口增加创造了条件。
(4)注意归纳概述中国古代形成治世的主要原因:社会稳定;大一统,国家统一;封建统治者爱惜民力,休养生息;吏治清廉;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革; 民族融合等,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根据所学知识,这套“制度”不包括?
[? ]
A.皇帝制度?
B.刺史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近代中国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