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监察御史肖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后···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得各自弹事,不相关白···如弹大夫不知白谁也!李承嘉无言以对”的信息可以看出,唐朝的监察官员可以独立弹劾官员,而不需要向其上级汇报,这说名唐朝的监察官员有独立奏事传统。故D项正确;ABC项在材料信息的主旨不符,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及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分析可知“领地国家”时期,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在领地内拥有统治权,要向国王缴纳赋税。综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这一制度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从明朝废丞相到清朝设立军机处,主要反映了
A.封建政治体制发生根本变化
B.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始终存在
D.中央集权制度趋向完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分)比较是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它能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历史的前因后果。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15世纪左右中国和西方政治状况的区别。(3分)
材料二 (15、16世纪)西欧的封建专制王权是在市民——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相互斗争中充当“表面上的调停人”而确立起来的,为了取得市民——资产阶级的支持以加强自己的实力,一般都采取……扶植资产阶级的势力,打击或削弱封建地主贵族的措施。
——郝侠君《中西500年比较》
(2)试以英国为例,说说15、16世纪封建专制王权采取的哪些政策起到了扶植资产阶级的作用?在英国国家的政治走向上产生了什么结果?(6分)
材料三 中国明代的封建专制制度却起着完全不同的历史作用。它主要是建立在宗法性的自然经济基础和封建阶级结构之上的。因此,他就把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当作自己的根本任务。
——郝侠君《中西500年比较》
(3)明代的封建专制统治者采取了哪些维护封建统治的措施?对中国国家社会形态的走向上产生了什么影响?通过以上中西对比,分析什么样的政治状况有利于先进因素的成长?(7分)?
(4)当这两种不同走向的文明遭遇后,中国受到了巨大冲击。试概括其表现。(3分)
参考答案:
(1)西方有与君权平列的教权;中国是君神合一。
西方君主对封臣没有绝对的权力;中国君主具有一切权力。
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于君权。(3分)
(2)殖民掠夺;重商主义;组建海外贸易垄断公司;圈地运动;宗教改革。(4分,答对4点即可得分)
结果: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在17世纪夺取政权,建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2分)
(3)经济:继续重农抑商,实行海禁政策;
政治:废丞相,设内阁,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文化:八股取士,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程朱理学仍占主流。(3分)
结果:封建社会日趋衰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2分)
权力多元化有利于先进因素的成长。(2分)
(4)经济:西方进行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冲击了诸国传统经济结构,沦为西方的经济附庸;
政治:西方发动侵略战争,中国主权受损;
思想: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3分)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一中的信息进行中西对比归纳即可,从“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归纳出西方有与君权平列的教权,中国是君神合一;从“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归纳出西方君主对封臣没有绝对的权力,中国君主具有一切权力;从“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归纳出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于君权。
(2)第一小问结合英国崛起的知识点,紧扣题干时间,来思考归纳,可得出殖民掠夺、重商主义、组建海外贸易垄断公司、圈地运动;第二小问结果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来分析,可得出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在17世纪夺取政权,建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
(3)第一小问措施结合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史实来归纳即可,如经济:继续重农抑商,实行海禁政策;政治:废丞相,设内阁,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文化:八股取士,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程朱理学仍占主流。第二小问影响从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状况,从宏观方面来归纳,可得出封建社会日趋衰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第三小问通过中西君主专制强度的对比可得出权力多元化有利于先进因素的成长。
(4)结合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受到冲击的史实来概括即可,如经济:西方进行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冲击了诸国传统经济结构,沦为西方的经济附庸;政治:西方发动侵略战争,中国主权受损;思想: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为解决唐末五代以来的地方割据问题,北宋采取的措施是
①分割相权 ②州郡直属中央 ③文臣掌地方行政 ④控制地方财政 ⑤设通判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题中“解决地方割据问题”,即加强中央集权。可用排除法。①分割相权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可排除。②③④⑤均符合。故选择B。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