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葸Xi:畏缩),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尖刻伤人)”对这段话不正确的理解是?
A.要用礼来加以节制,加以中和, 这样才能使言行合度,符合社会规范。
B.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的思想基本一致
C.“不学礼,无以立”,认为礼是个人修养的落脚点。
D.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文大意“孔子说:‘恭敬而不符合礼(规范)就会劳倦,谨慎而不符合礼(规范)就会畏缩,勇敢而不符合礼(规范)就会作乱,直率而不符合礼(规范)就会尖刻伤人。’”此内容核心反映了“礼”的思想,D项理解不正确,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 ]
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马克思对亚里士多德作过高度的评价,说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著名的“三段论”命题,如“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三段论”主要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哪一方面的成就
A.生物学
B.逻辑学
C.伦理学
D.生理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9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
A “制天命而用之”? B “以法为本”? C “尚贤”?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主要观点,同样还有孟子、荀子、董仲舒、李贽、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观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柏拉图、孔子和亚里士多德
A.都对自然科学有较深的研究
B.都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推崇
C.都曾提出了有关中庸的思想
D.都是著名老师并收徒讲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三个人物都是思想家,所以对自然科学应该都没有什么研究,所以A错误;孔子在春秋时期是不被统治者推崇的,故B排除;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提出过中庸思想,但是柏拉图没有提出过,所以C错误;三者都是教育家,都曾收徒讲学,所以D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