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祠堂是中国民间祭祀祖先的场所。通过祭祀表达对祖先的怀想,这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密切相关。该制度是
[? ]
A.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选择题 下图是《东汉胡汉交战图画像石拓片》,造成图片所反映的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阶级利益
B.民族歧视
C.民族压迫
D.民族隔阂
3、判断题 判断下面关于汉初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汉初继承了秦代郡县制
②统治者从“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出发,实行分封
③封国与中央矛盾日益加深,最终导致“吴楚七国之乱”
④郡国并行极大地提高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仁宗)闻山东及淮、徐民乏食,有司徵(征)夏税方急,乃御西角门诏大学士杨士奇草诏,免今年夏税及科粮之半。士奇言:“上恩至矣,但须户、工二部预闻。”帝曰:“救民之穷当如救焚拯溺,不可迟疑。”
——摘自《明史》卷8
材料二 内阁之职,同于古相者,以其主票拟也。(票拟即内阁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先将拟定之辞书写于票签,附本进呈皇帝裁决。)
——《明会要》卷29
材料三 在建制上,丞相历来均有定员,而明代阁臣却始终没有定员,其人数可多可少;丞相或宰相均为历代王朝法定的最高行政长官,中央六部为其法定的下属。而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内阁首辅也不是法定的最高行政长官,六部不是它的法定下属;历代丞相、宰相均拥有法定的权力,“综理政务,统率百僚”,对皇帝也有制衡的权力,而明代阁臣,包括首辅在内,只备顾问,而票拟所提意见能否实行,还需取决于批红。
——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明仁宗为何让大学士杨士奇超越户部、工部之权,直接草拟诏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说内阁之职同于古相的理由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概括材料三中内阁与丞相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明代内阁拥有了丞相之权,也有人认为内阁并无丞相之权,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题 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