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31.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随着广播、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介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时间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而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拼盘。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产生什么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地球村”的特点。列举近代以来三次工业(或科技)革命中,对“地球村”的形成起直接推动作用的科技发明(各举一例)。(6分)
(3)近代以来,工业(或科技)革命强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各国在工业(或科技)革命的浪潮中“迎浪”而上,而中国却在三次工业(或科技)革命中“姗姗来迟”。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三次工业(或科技)革命中“迟到”的原因(任选其中两次作答即可)。(6分)
参考答案:(1)影响: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发电机和电动机相继问世,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4分)
(2)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全球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3分)
例:工业革命:汽船、蒸汽机车;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电话、电报、电影等;第三次科技革命:移动电话、互联网。(3分,各举一例)
(3)第一次:清朝后期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清政府采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文化专制”政策,排斥一切外来事物,使工业革命难以在中国发展。
第二次:根本上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列强侵华不断升级,清政府战败赔款,民族工业虽产生,但缺乏资金及制度保障,在三座大山压制下发展程度不高。
第三次:从国内来看,1945年至1949年处于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后至1978年,因为“左”倾错误,自我封闭,限制中外交流。从国际上看是由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包围封锁和苏联企图控制中国。(任选两次作答,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所起的进步作用不包括
A.亚、非、美洲许多地区沦为殖民地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世界市场
C.将美洲纳入了近代文明的大家庭
D.使世界历史逐渐融合为统一的整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问的是进步作用,A为消极面。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不属于西班牙殖民活动的是
A.垄断商路,建立商站
B.开采、劫运金银
C.发展种植园经济
D.从事奴隶贸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西班牙殖民活动的特点。A项为葡萄牙所为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马克思的这段话实质上揭示了(?)
A.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B.殖民活动的进步作用
C.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D.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血腥性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说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是建立在殖民掠夺基础之上的,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蒸汽机提供动力,工业生产进入机器大生产时期
②蒸汽机的使用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③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④欧洲列强以武力侵略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工业生产进入机器大生产时期,极大地增强了工资资产阶级的力量,从而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故①正确;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的尚未紧密结合,故②错误;③符合史实,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工业革命的完成,欧洲列强以武力侵略为主转向以商品输出为主,故④错误,排除;因此答案为B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