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有人在评价北美自由贸易区时说: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既存在着美加之间的“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又存在着美、墨与加、墨之间的“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而且此二者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有别于欧盟或其他区域经济集团,看起来有些“另类”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这里的“新”主要是指
A.三国的合作向政治一体化发展
B.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D.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是指美国和加拿大同属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竞争,“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则是指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与美国、加拿大之间的合作和竞争。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近代著名报纸《申报》曾有刊文评论时事:“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上述评论反映出(?)
A.女性获得解放,实现男女平等
B.民族工业发展,雇佣关系出现
C.报刊业随着近代工业兴起而发展
D.近代工业兴起,冲击传统观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从材料“各女工种种丑态”“男女相淆”中反映了近代工业的兴起,冲击了原有的“男女有别”的思想观念。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07年,中共中央及有关部门在给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工作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这里所说的“伟大创举”是指
A.中国历史上首次实行由当地民族进行自我管理
B.中国各少数民族中蒙古族最先赢得了民族独立
C.内蒙古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前就率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标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材料一?美国东靠大西洋,南靠大西洋的墨西哥湾,西靠太平洋,北面还靠加拿大的圣劳伦斯河与大西洋相通的五大湖。美国的北部、东部、南部,都能通过大西洋直接与西欧主要工业国家通航。1904年,美国以强权在巴拿马地峡开始开凿.巴拿马运河,不仅使美国的大平洋海岸与大西洋海岸的船舶往来有了最近的航道,而且使美国东西部都能与太平洋沿岸或大西洋沿岸的国家地区,建立起海上运输航程最短的直接往来。
材料二?按照德国发动大战的主要原因——抢占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美国是很可能立即卷入大战、争夺重新瓜分世界利益的,因为当时英国拥有2250万平方千米的殖民地,法国拥有1090万平方千米,德国只有290万平方千米。而美国由于殖民地基本上被英、法两国所霸占,美国海外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的投资市场受到很大的限制。以1914年为例,美国的国外投资总共约有50亿美元,仅为英国的十分之一,法国的六分之一,德国的九分之二。应当说发动大战攫取殖民利益的驱动力,美国不会比德国弱,然而,1914年8月4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声明:美国政府保持中立,直到战争结束。战争开始后的两年半;美国的确保持着未直接参战的“中立”。
材料三?美国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充分抓住英、法等国过早地偏离工业经济发展为主的道路,走向资本输出为主的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形成本国积累资金和大量吸收国外资金,高速发展工业生产,壮大工业经济实力的发展路子,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如1860年到1890年的30年时间内,美国工业生产就增长了6倍。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为94.98亿美元,英国为42.63亿美元,德国为33.57亿美元,法国只有29亿美元。资本输入的债务国美国的工业产值,比资本输出国的荚、法两国工业产值的总和71.63亿美元还多23.35亿美元,这为美国进入20世纪以后,能由债务国变为债权国,成为国际金融资本集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重心,打下了工业经济深厚的基础。总之,从“英国时代”到“美国世纪”的跨越,是国际竞争的必然结果。
——以上材料均摘自熊承忠等著《大循环》
请回答:
(1)19世纪晚期,美国与英法两国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有何不同?产生了什么不同后果?这对两国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2)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归纳出美国经济崛起的原因。?
(3)从美国经济的崛起,你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1)英、法走向资本输出为主的道路;美国则走高速发展工业的路子。美法经济发展缓慢下来;美国工业生产跃居世界首位。英国失去世界工业垄断地位,国际地位下降,美国国际地位上升,围绕争夺世界霸权,英美矛盾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矛盾之一。
(2)优越的地理条件;一战中“中立”政策的成功;高速发展工业。
(3)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发展经济,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二是把握机遇,灵活处理国际关系中的重大问题;三是大量积累和吸收资金,大力发展工业生产等。
本题解析:一是考查学生能否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的书本上的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三英、法“走向资本输出为主的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美国“高速发展工业生产,壮大工业经济实力的发展路子”实际上就说明了两国发展道路的不同,再分析统计数字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二是考查学生归纳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一说明美国地理条件优越,材料二说明一战初期美国“中立”政策的成功,材料三说明美国则走高速发展工业的道路的正确性。三是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规律的能力。把美国成功原因上升到规律性的认识实际上就是启示。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转型,中国近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显著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
旧式婚姻情况
| 新式婚姻情况
|
1.父母之命,媒约之言 2.问名(互问庚贴卜之) 3.会亲(即订婚) 4.请假(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期及各种注意事项) 5.纳采(男家备礼纳之女家,俗称“过大礼”恭迎娶) 6.过妆(送嫁妆) 7.娶亲 8.回门
| 1.自由恋爱 2.订婚 3.婚礼: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依次入席;证婚人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来宾贺词,各种答谢。
|
(1)依据材料指出民国初年新式婚姻较旧式婚姻的进步之处。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1)不同:观念:男女婚姻自主,平等;礼仪:由繁琐到相对简单,逐步走向法制性和契约性。
(2)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西方民主思想的传人);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的影响。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材料概括、处理与分析能力。这种题型要细心留意材料中所透露出来的人物、事件等信息,要坚持紧扣材料,论从史出的原则,从材料中提取要点,把它放在跟教材相吻合的历史背景下去分析、归纳。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