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图6是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这届世博会反映了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②西方列强对世界的瓜分 ③英国的兴盛与强大 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判断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与下列历史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英国进一步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C.资产阶级统治在欧美和日本的确立
D.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3、判断题 (25分)新航路开辟开启了人类文明以海洋争夺为中心的“海洋时代”,深刻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海洋时代”的来临——
材料一?托勒密留下的传统地理观念——赤道附近的海水会“沸腾”,南方炎热,生命无法存在。1418年的第一次试航就因为船员对赤道太恐惧而被迫返航。
“海洋时代”下的世界——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海洋时代”下的中国——
材料三?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
材料四?有学者认为,洋务派是近代中国“海洋意识”较强的阶层,他们呼吁加强海防,开发海洋。
“海洋时代”下史学观念的演变——
材料五?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围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材料六? 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史学界在世界历史的编纂方面总体上进人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位穿越赤道的航海家是谁?(2分)推动航海家们打破恐惧、挑战海洋的“无形之手”有哪些?(4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描述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过程。(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选择了陆地”指的是中国实行了什么政策?(2分)导致中国“选择了陆地”的因素有哪些?(2分)
(4)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四的观点。(2分)
(5)“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2分)“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2分)
(6)按照材料六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世界近代史,可能会对l5世纪—l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按照材料六的研究角度,评价航路开辟。(2分)
4、判断题 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欧洲)封建社会内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主要指新航路的开辟( )
A.推动了欧洲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
B.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C.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D.为西、葡两国殖民扩张创造了条件
5、判断题 与欧美相比,日本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①由国家主导进行②两次工业革命交叉完成
③国营企业比例不断增大④基本清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因素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