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今是土生之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强调的是“人善治之”方可连年丰收,所以要重视精耕细作。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
[? ]
A.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中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中国古代铁犁牛耕技术发达?
D.中国古代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届世界领先地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下列考古材料最能反映长江流域原始农业特点的是(?)
A.猪骨骨核
B.贮粮窖穴
C.稻谷遗存
D.炭化谷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对清朝初年社会经济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些原来被地主占据的土地又回到农民手中
B.全国的可耕土地已经得到了相当充分的开垦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经基本上处于解体状态
D.与以前相比农民的身份更趋向于自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主要是指清朝的“更名田”,B主要是指康熙帝时期全国土地的大量开垦,自然经济的解体是鸦片战争以后,D主要是指赋税制度的变化和人身依附关系的减轻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史书记载:“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采集经济的出现
B.畜牧经济的出现
C.渔猎经济的出现
D.种植经济的出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故答案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