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四川不少地区过去都有举办“牛王会”的风俗:崇州农户要给牛喂汤圆,简阳农户要给牛披红戴花,雅安农户要给牛王菩萨祝寿……这反映了
A.四川地区农民生活富庶而安定
B.耕牛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C.迷信思想借民间习俗广泛传播
D.川西落后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2、判断题 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土地兼并的出现
C.井田制的崩溃
D.均田制的实行
3、判断题 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时间
|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 宝钞23、银1、布1
|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 银52、稻谷1
|
?该表反映了( )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4、判断题 (20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秦国)“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顷,收皆亩一锺,于是关中为沃野”。(魏国改革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摘录自《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古时贸易用的契券)之法,一交一缗(贯),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谓之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后富民赀(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不息。转运使薛田、张若谷请置益州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私造者禁之……
——[元]脱脱等《宋史·食货志下三·会子》
材料三: 明清时期,官府对手工业产品收取重税。万历(1573—1620年)中后期,矿监、税使四处搜刮。苏州大涝,桑蚕减产,丝织品的税收却有增无减,以致“穷民之以丝为生计者,岌岌乎无生路矣。”官局垄断了丝织业,以低价强迫民间机户限期为官局生产,甚至还强制压价收买,往往“十不还一,无异空取”。官府对民间工匠管制很严,康熙时规定,有些工匠需编甲,“五人连环互保,取结报册”,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对丝绸出口,官府严加限制。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船只货物入官”。?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交子出现的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政府限制民营手工业发展的措施。(6分)
5、判断题 观察下列图片,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出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A.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
B.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C.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
D.生产工具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