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 1774年4月华盛顿说:“我想我可以宣布一个事实,单独或集体地争取独立,这并不是这个大陆上的哪个政府或任何人的愿望或兴趣所在。”
——《华盛顿传》
材料二? 1776年2月华盛顿又说:“我们已决心与如此不公正不通人道的国家一刀两断,我们采取这一必然会促使我们幸福的步骤,是完全应该的。”
——《华盛顿传》
材料三?(按:美国独立战争后,农民的债务增加。终于导致了1786年谢司领导的农民起义,在起义被镇压后。)华盛顿说:天呀,人的行为为什么竟然这样反复无常,出尔反尔!前些日子为了建立我们今天的制度,为了建立我们自己选择和创立的制度,我们还在流血牺牲,可是现在我们又拔出刀来,想要推翻这些制度,这件事真难以解释┅┅如无道理,就要马上运用政府的力量,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世界近代政治思想史》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华盛顿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三华盛顿难以解释的历史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3)华盛顿对“以前共同奋斗,而今又反对”的这种制度认识上的缺陷在哪里?这两着斗争其实是什么性质的矛盾?
(4)材料三华盛顿的立场是什么?从他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上看,其阶级实质是什么?
(5)应怎样理解华盛顿在上述三则材料中的活动?
参考答案:
(1)由主张不独立到主张脱离英国独立。
(2)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和种植园阶级的利益,反对人民革命运动。
(3)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华盛顿没有认清人民斗争的实质都是反对资产阶级统治的。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资产阶级的殖民统治,而独立后的农民起义则是反对北美资产阶级的统治。
(4)站在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立场上。其阶级实质是镇压人民的革命运动,维护其统治。
(5)材料一具有保守性,材料二代表北美人民的利益,材料三反映其资产阶级本质,有反人民的一面。综合三则材料,华盛顿作为美国资产阶级和种植园阶级的政治代表,有革命性的一面,也有妥协的反人民的一面。
本题解析: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华盛顿在不同事件中的不同主张。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要用阶级分析的观点认识华盛顿的阶级属性,即华盛顿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其本身既有革命性的一面(如材料二),又有妥协性(如材料一)和反人民的一面(如材料三)。根据华盛顿的阶级属性去分析回答华盛顿在美国独立问题上的态度和态度变化的原因,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及对农民起义的立场,华盛顿在三则材料中的活动的评述就比较简单了。本题失分误区易出现在第三问中,由于华盛顿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不能理解人民群众的斗争实质都是反资产阶级统治的。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我确信,如果有任何情况促使我的服务具有特别价值,那种情况也只是暂时的;所以我相信,按照我的选择并经慎重考虑,我应当退出政坛,而且,爱国心也容许我这样做,这是我引以为慰的。
——华盛顿《告别辞》
材料二?许多评论家指责他(克伦威尔)是伪君子,指出他虽然总是在口头上赞成议会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反对独断专行的统治,但是在事实上却建立了一种军事独裁统治。?
——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材料三?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纳萨尔奇.克鲁奇《克伦威尔的历史》
请回答:
(1)应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如果有任何情况促使我的服务具有特别价值,那种情况也只是暂时的”这句话的含义?华盛顿提出退休要求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这为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作出了什么贡献?(6分)
(2)根据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三的观点。(6分)
(3)华盛顿、克伦威尔人生轨迹的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
参考答案:(1)含义:美国有良好的民主制度保障国家的稳定和统一。(2分)着眼点:防止因个人威望走向独裁,保证民主运行机制的正常运转。(2分)贡献:使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成为惯例。(2分)
(2) 材料二:就任护国主,多次解散议会;远征爱尔兰、征服苏格兰;镇压平等派和掘地派。(3分)
材料三:在内战中率军击溃王军主力;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3分)
(3)社会环境和民众的需要对个人的选择有决定性影响;顺应历史潮流是发挥个人作用的必然选择。(3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主要考查了美国和英国政治文明的知识点。(1)材料一是华盛顿的《告别辞》,可以知道是华盛顿卸职的说明信息,华盛顿说是“我的服务具有特别价值,那种情况也只是暂时的”,其原因主要是美国有良好的民主制度保障国家的稳定和统一。着眼点要求的是这个做法的目的,根据所学可知目的是防止因个人威望走向独裁,保证民主运行机制的正常运转。根据美国的政治制度,可知其贡献是使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成为惯例。(2)首先应该概括出其观点是什么,材料二的观点认为克伦威尔是在事实上却建立了一种军事独裁统治,论据根据教材知识可知。材料三认为克伦威尔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论据根据教材知识可知。(3)首先应该从整体的角度,依据材料把华盛顿和克伦威尔进行对比,不难得出相关的认识。本题难度整体不大,主要考查了美国和英国政治制度的知识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拿破仑在近代欧洲历史上具有极大的影响,以下对拿破仑的评价正确的是
[? ]
A.重建君主制度导致大革命成果付之东流
B.对于近代法律制度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C.发动侵略战争阻碍了各国人民的反封建斗争
D.宣扬“民族主义”造成欧洲国家的分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某校高二历史文科班学生在评价华盛顿时,写道:“华盛顿为美国的民主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下列史料中,能够为他们这一论断提供依据的有
①大陆会议发表的《独立宣言》 ?②回复部下的信件,坚决表示拒绝王位
③1796年华盛顿发表的《告别演说》 ④1799年国会发表的哀悼词中被称为“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 ”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主”的理解。发表的《独立宣言》体现的是华盛顿的“民族意识”,与民主没关系,可以排除①;②中“坚决表示拒绝王位”体现出他反对专制的思想,有利于民主建设,是正确的;③发表《告别演说》表明他不在担任总统一职的决心,同样体现出他的民主思想,是正确的;④选项主要讲的是别人对华盛顿的评价,没有体现民主,可排除。所以,答案是D选项。本题以华盛顿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民主”的理解,有一定的新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1812年侵俄战争前夕,拿破仑曾对富歇说过:“我们应当有一部欧洲法典,一个欧洲的最高法院,一种统一的欧洲钱币,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法律。应当由我把欧洲的各国人民变成:一个统一的人民,巴黎要成为世界的首都。”拿破仑的主要意图是
A.颁布一部通行欧洲的法典
B.强调以法国为主宰统一欧洲
C.鼓舞法国士兵的斗志
D.实现欧洲货币的统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的信息“应当有一部欧洲法典,一个欧洲的最高法院,一种统一的欧洲钱币,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法律……”来看,拿破仑要实现欧洲的统一,但是“巴黎要成为世界的首都”可以看出,拿破仑强调以法国为中心实现欧洲的统一。故选B。AD项只是说了材料的一个方面;C项与材料无关。
点评:在近代,即有欧洲统一的思想,拿破仑曾经想着以武力统一欧洲,但是最终失败。20世纪后,特别是在二战结束后,欧洲联合提上了议事日程。1952年成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是一体化进程的开端。发展到现在是欧洲联盟。欧洲一体化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建设需要特别关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