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列宁说:“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的手段取得达到这个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这段话说明列宁主张
[? ]
A.实现工业化以赶超西方国家
B.发动革命以推翻沙皇政权
C.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判断题 列宁著名的演说《四月提纲》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该演说发表的背景是(?)
A.布尔什维克党已经放弃了和平夺权的幻想
B.罗曼诺夫王朝即将被推翻
C.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俄国与同盟国签署和约退出战争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3年9月,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后,曾说:“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和苏联之间持久的友好关系,对巩固和平有重大意义”。他也曾对美国记者坦率地说:“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材料二:1959年9月,赫鲁晓夫前往美国访问。最后,在马里兰州的总统疗养地戴维营进行了两天的会谈,会谈公报中说:“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和(美国)总统一致认为,这些会谈对于澄清双方在一系列问题上的立场都是有益处的。……一切没有解决的国际问题都不应当通过武力的办法来解决,而应当通过武力的办法来解决,而应当通过谈判来解决”。会议产生了“戴维营精神”式的美苏缓和。一般认为,他的美国之行未产生什么实际效果,但他认为这本身就给人以美苏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印象。
材料三:美国和苏联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单位:亿美元)
?年份 国家
| ? 1955年
| ? 1960年
| ? 1965年
| ? 1970年
| ? 1975年
|
美?国
| 3973
| 5035
| 6834
| 9778
| 15057
|
苏?联
| 1530
| 2280
| 3290
| 5160
| 8660
|
材料四:1964年上台的勃列日涅夫执政后,苏联在军事战略方面的指导思想是既准备打核战争,也准备打常规战争;既准备打有限核战争,也准备打局部常规战争;强调“进攻性”和“先发制人”、“突然打击”。
材料五:美国和苏联1968年、1978年在战略核武器和常规武装力量方面比较表
? 国?家
| ? 年?份
| ? 洲际导弹
| 潜艇 发射导弹
| ?战略 轰炸机
| ? 核弹头
|
? 美?国
| 1968年
| 1054枚
| 656枚
| 545架
| 4300枚
|
1978年
| 1054枚
| 656枚
| 432架
| 11000枚
|
? 苏?联
| 1968年
| 858枚
| 121枚
| 155架
| 1300枚
|
1978年
| 1400枚
| 1015枚
| 135架
| 4500枚
|
?
? 国?家
| ? 年?份
| ?现役 武装部队
| ? 坦?克
| ? 战术飞机
| ? 水面舰艇
|
? 美?国
| 1968年
| 350万人
| 8500辆
| 5100架
| 360艘
|
1978年
| 210万人
| 10500辆
| 4500架
| 172艘
|
? 苏?联
| 1968年
| 340万人
| 32400辆
| 4000架
| 320艘
|
1978年
| 440万人
| 50000辆
| 4600架
| 240艘
|
?
材料六: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了以军备控制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这一战略的主要目的是为苏联的“加速发展战略”创造和保持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为此,提出对外战略的“新思维”,认为在核时代“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核战争“不会有胜者”。1985、1986、1987年,戈氏与里根三次会晤,并于1987年12月8日在美国白宫的东厅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条约即《中导条约》。它是出现核武器以来的第一个削减核军备的协议。
结合材料回答:
(1)赫鲁晓夫时期与斯大林时期相比,对外战略上有何重大变化?
(2)勃列日涅夫时期与赫鲁晓夫时期相比,对外战略有何变化?根据材料三、五,指出这一变化的原因。
(3)70年代,美国对外战略有何变化?原因有哪些?
(4)80年代中期苏联战略有何重大变化?变化的客观原因何在?
(5)上述材料中苏联对外战略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4、选择题 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下面对毛泽东这段谈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对手工业改造还不够彻底
B.说明当时右倾错误思想有较大影响
C.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犯左错误
D.工业化建设与群众相脱节
5、判断题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对苏维埃的产生、职责等做了规定:“在苏维埃政权领域内的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和他们的家属,皆为苏维埃共和国的公民,凡上述苏维埃公民在十六岁以上皆享有苏维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直接选派代表参加各级工农兵会议(苏维埃)的大会,讨论和决定一切国家的地方的政治事务。”苏维埃这种民主形式的主要特点是
[? ]
A.仿效近代西方国会制度产生
B.实行工农民主专政
C?.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政权
D.本质上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同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