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
A.“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B.“九二会谈”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
C.“汪辜会谈”推动了《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D.“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C.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的准确理解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指的是人民翻身做主人,掌握了国家的权利。A 表述不合史实,新中国成立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并没有完成,如封建土地剥削制度仍然存在;C“彻底”的表述不合史实,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只是基本被清除;D 是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确立的。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1979年1月1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将邓小平评为年度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邓小平成为新时代形象的主要原因是

A.领导粉碎了“四人帮”,结束文革
B.赞成 “两个凡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回归实事求是,规划改革开放
D.主张“一国两制”,解决统一问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时间信息:1979年,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十一届三中会全已召开,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并加紧全面立法工作,C项正确;可以从时间上排除ABD项,A是1976年,B项是1976年至1978年期间,D项是8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
考点:民主法制的健全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历史发展脉络的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序言中“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指
[? ]
A.它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它曾代替国家宪法的职能
C.它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
D.它曾为国家统一做出贡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形成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文革”中没有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