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京师大学堂的主要承办者应该是
A.康有为 B,谭嗣同 C.梁启超 D.刘光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光绪帝委任梁启超办理大学堂和译书局事务。由此可以推断京师大学堂的主要承办者是梁启超。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政矿务宜筹也,不变则彼富而我贫;考工制器宜精也,不变则彼巧而我拙;火轮、舟车、电报宜兴也,不变则彼捷而我迟;约章之利病,使才之优绌,兵制陈法之变化宜讲也,不变则彼协而我孤、彼坚而我脆。
——薛福成《筹洋务议·变法》
材料二: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育才于学校,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办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请完成:
(1)据材料概括上述人物的观点和主张。
(2)上述思想反映了哪个阶级的要求?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
(1)兼采西学,变法自强;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学习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2)民族资产阶级。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思潮,成为甲午中日战争后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先声。
本题解析:
材料的代表人物薛福成、郑观应是早期改良派的代表,结合早期改良派的主张和材料的核心内容进行概括。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材料一?窃顷者德人割据胶州,俄人窥伺旅大……臣累上书,极陈时危,力请变法,格未得达。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皇上若决定变法,……今群臣具名上表,咸革旧习,黾勉维新,否则自陈免官,以激厉众志。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二 西太后与荣禄已早定密谋,于前一日下诏……(命)二品以上大臣,成具折诣后前谢恩。政变之事,亦伏是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三 1895年“公车上书”事件标志着维新派正式形成。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在中国建立立宪政治。“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主张在中国实现三权分立,拟订宪法,召开国会,君民共主。如此,可挽救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的富强指日可待……
——张岂之《中国文明十五讲》
材料四 论者曰“中国之当改革不待言矣,然此次之改革,得无操之过蹙,失于急激,以自贻蹉跌之忧乎?”辩曰“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具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 必除旧布新, 两者之用力相等, 然可有新也。 苟不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据材料一,概括戊戌人士的变革心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心态出现的社会背景,并说明材料中变法建议难以实行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太后下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反映了什么?(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维新派在制度设计上有何创新?又有哪些保留?(4分)
(4)材料四中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争论,论者和辩者的主要观点各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1)迅速变革;全面变革。(2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民族危机加剧。(2分)光绪帝没有掌握实权;守旧势力十分强大。(2分)
(2)目的:控制人事任免权,防止光绪帝破格提拔维新派。(2分)
反映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导致了变法的失败。(2分)
(3)创新:实行立宪政治(君主立宪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2分)
保留:保留了君主的权力和地位。(2分)
(4)论者:变法策略过于激进;辩者:制度变革不彻底。(4分)
本题解析:
(1)注意材料信息“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分析戊戌人士的变革心态;结合材料信息“窃顷者德人割据胶州,俄人窥伺旅大……臣累上书,极陈时危,力请变法,格未得达。”可知当时民族危机严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变法建议难以实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信息“命)二品以上大臣,成具折诣后前谢恩。政变之事,亦伏是矣”进行分析。
(3)根据材料信息“主张在中国实现三权分立,拟订宪法,召开国会,君民共主” 进行分析。
(4)注意双方观点:论者 “得无操之过蹙,失于急激”,辩者“苟不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点评: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近代化历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即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也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深入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准确认识社会性质对改革的影响,注意与日本明治维新比较异同点,善于调动和运用知识,进行知识迁移。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 ]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日本明治政府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买卖
C.文明开化
D.发展近代工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