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所示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代表作,它铸造于

A.原始社会末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夏商周三代被誉为青铜时代,司母戊鼎是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典型代表,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中国被称之为瓷器大国,下列城市中被誉为中国瓷都的是
A.北京
B.杭州
C.成都
D.景德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景德镇被誉为中国的瓷都,答案选D,A B C三项是重要的政治中心,但瓷器制造业并不发达。
考点: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成就
点评:中国古代的手工业部门众多,手工业产品精美,技术精湛,深受世界各个国家的欢迎,成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象征,尤其是丝绸,瓷器,青铜器等最具世界影响力。高考对其的考查主要涉及纺织,制瓷和金属铸造技术等手工业部门,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为主,准确识记是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右图反映了我国哪种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

A.青铜器
B.铁器
C.钢
D.铝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元朝)国家初定中夏,制作有程,乃偁(纠集)天下之工,聚之京师,分类置局……匠以籍为定,世承其业,其子女……婚嫁皆由政府控制。——《元史》?
材料二:明代名隶官籍的民匠中,班匠(定期到官府服役者)百二十三万,构占工匠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其余为坐匠。……1485年,工部奏准,轮班匠可以以银代役,后又规定一律以银代役。——《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入清以后)“原匠子孙逃故无遗”,止存户籍。1645年,顺治帝“免直省(直隶)京班匠,并除其匠籍”。……康熙以后,最后废除了匠籍。?——朱绍侯《中国古代史》请完成:?
(1)据材料一,分析元朝手工业管理制度的特点。(5分)?
(2)材料二、三与材料一相比,有何进步?(5分)?
(3)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进步出现的原因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1)元朝时将天下工匠集中到京师,分类编入专门的户籍进行管理,户籍世袭不能脱籍,无人身自由,子女婚嫁也由政府控制。?
(2)明朝有班匠和坐匠,班匠定期服役,还可以银代役,对匠户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清朝最终废除了匠户制度。?
(3)社会生产的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匠户制度的发展及演变。匠户制度产生于元朝,是因为元代统一中国后,由于工程建设的需要,大量征集手工业者,统一户籍,统一管理,形成了匠户制度。到了明代,对于匠户的管理有所放松,可以纳银代役。这样,手工业者有了自己的工作时间,产品可以自己出售。到了清朝,由于战乱,匠户大量逃亡,匠户制度名存实亡,到康熙时期,最后废除了匠户制度。明清的这些措施,有利于手工业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对于明清时期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10年度南海水下考古收获颇丰,首次在南海海域确认元代青花瓷器,弥补了元代货船在南海实物史料的不足。以下不能说明的是
A.海外瓷器开始大量传入我国
B.元代青花瓷器已走出国门
C.元代海外贸易发达
D.“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