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充分说明了
[? ]
A、良好的群众基础是红色政权存在的重要条件
B、全国的革命形势,对红色政权影响巨大
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是造成“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条件
D、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存在的最重要条件
2、判断题 1924年教育社会学家陈启天在《国家主义与国民教育的改造》一文中说:“自从五四运动以来一切教育的材料均起了一个大大的改变:人人以为有国家色彩的教材太狭隘,不如采用含有世界色彩的教材;纪述战事的教材太残酷,不如采用歌颂和平的教材较合人道;培养爱国思想的教材太危险,不如培养文化的教材可赞赏。”从材料可以得出
A.五四运动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观念
B.军阀政府试图通过教材控制青年的思想
C.巴黎和会淡化了国人的世界意识
D.民国时期的文化教育具有半殖民地色彩
3、判断题 在革命历史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下列图片,历史老师要求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事件的教训,你认为最突出的应该是(?)
?
?
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南昌起义
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
C.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D.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4、判断题 晏阳初,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1945年,他在与蒋介石的一次会面中说:“人民遭受了二十一年的内战,他们流尽了鲜血。现在该是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蒋介石说:“你是个学者,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对此后蒋介石消灭对手所作所为的表述正确的是(?)
A.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揭开了全面内战的序幕
B.渡江战役以摧枯拉朽之势迫使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
C.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D.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由重点进攻转为全面进攻
5、判断题 台湾在2008年出版的《中华民国年鉴》中评论某事件,认为该事件使中国社会发生很大的变迁,民众获得国家观念,强化了民族主义,也造成重大的人口移动。该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