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可以分析出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则强调的是自给自足,主要满足个人的生产生活的需要。两个概念是不能等同的,自然经济的最本 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农业经营规模狭小,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强了与市场的联系。两 者有共同之处,即生产规模小,自给自足,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故C项说法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古代中国促进农业进步的因素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选项①③④是促进农业进步的主观因素,选项②是客观因素,也是最主要因素,故全选。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我国瓷器“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于(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成就。依据所学可知,东汉的时候,我国已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至唐朝已经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故应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制瓷业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这一变化表明
A.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
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D.富商大贾势力受到抑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到“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可以分析出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故本题选C项。A、B、D与材料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表呈现的是明清时期江南某些地区的经济现象。根据傅斯年的观点“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此表可以证明当时江南地区
松江府 |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
苏州府 |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供以蚕桑为业”。 |
嘉兴府 |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
湖州府 |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计日受值”“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的信息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故B项正确;题干中没有其他地区的数据信息,无法得出江南地区纺织业在全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故②项错误;农民经济负担沉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③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20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