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山东省泰安市2008年高三期中考试,历史,37)1956年—1966年被称为“文艺学术发展的春天”,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硕果累累。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贯彻
B.广大知识分子的辛勤劳动
C.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文艺创作素材丰富
D.全国知识分子会议的召开
2、判断题 历史学家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写道:“1977年后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 ]
A.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C.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D.推进九年义务制教育
3、判断题 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①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②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③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④在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首要任务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
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
5、判断题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共中央提出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理论基础的是
[?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
D.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