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诞生在?
A.1988年北美
B.1994年北美
C.1967年 西欧
D.1993年欧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是《人民日报》对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氢弹的新闻报道。对这一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发生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B.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C.属于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D.反映了“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成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是在1967年,而文化大革命在1966年已经开始;B不对,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C不对,1970年我国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标志我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D不对,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因此选A。
点评: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讹诈,党中央果断决定我国自行研制“两弹一星”。此后,我国一大批优秀知识分子怀着对祖国的满腔热忱,投身到“两弹一星”制造事业中,在国家经济、技术基础都很薄弱的艰苦条件下,与中国人民一起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在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地理》教材对阿尔巴尼亚作了如下叙述:“阿尔巴尼亚整个领土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不相连,处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阿尔巴尼亚人民同美帝国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的代表铁托集团进行着不屈的斗争。”以上叙述(?)
A.真实反映了当时阿尔巴尼亚的政治状况
B.说明当时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正确反映了战后国际形势的特点
D.说明当时中国“左”的思想意识比较严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材料中的时间20世纪60年代末可知事件发生在“文革”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激烈,而“文革”是“左”倾错误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故D项是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有人说21世纪是太平洋时代,最能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是
A.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太平洋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B.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亮点
C.环太平洋地区的大国对世界经济起到决定性作用
D.亚太区域的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潜力巨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是最佳选择题,A、B、C三项都有问题。两极格局的结束,对任何地区都是机会,东亚东南亚地区不能代表太平洋,环太平洋地区的大国对世界经济不能起决定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公元1652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有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英国殖民地;……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一一摘自《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材料二: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一一《民族国家与世界经济》
材料三: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0年5月19日通过
霍莱-斯姆特法令,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约40%。这一法令的实施,遭到33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30年的关税战。到1931年底,先后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进口税率比1929年提高60一100%;。此外,法国采取“输出限额制”,德国创立“以货易货制”,其他国家纷纷效法。?一一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四:关贸
总协定的序言明确规定其宗旨是: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务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生产与交换为目的。通过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等措施,以对上述目的做出贡献。
材料五:2010年9月2
9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针对中国汇率问题的一项法案,根据这项法案,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币值被认定为被人为低估,美国政府有权对来自该国的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不过这项法案需要由美国参议院表决通过,最终能否成为美国新的、可操作的贸易法规仍存悬念。
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仅2010年10月1日至15日半个月的时间,美国制造的对华贸易摩擦事件就多达24起。
(1)材料一、三、五与材料二、四所实行政策有何不同之处?(2分)他们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归纳《航海条例》颁布的直接目的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三政策实施各造成了哪些严重后果?
(3)材料二和材料四政策买施的背景各是什么?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4)据材料五,结合以上述材料及其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前美国对华政策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1)历史背景:“一五”计划,国家工业化建设;城市人口和就业人数剧增;部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粮棉等供求关系紧张,社会经济生活受到影响。(4分)
(2)特点:从农副产品到粮棉,从农村到城市;范围逐步缩小直至取消,呈现出阶段性原因: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市场经济不断发展.(5分)
(3)历史作用:“统购统销”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保障了人民正常生活的需要;遏止了商业投机活动,稳定了物价,保障了社会生活秩序;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进行,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从长远来看,它忽视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
性;客观上制约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