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关于罗斯福新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它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避免走上法西斯侵略的道路
B.它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主义、进入政府干预经济的新时代
C.它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危机问题,被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
D.它是生产关系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作的调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今天的日本丰田公司不是丰田家族独家经营,它是由无数个受过专业训练的管理人才在经营。这种变化体现了
A.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
B.资本的社会化
C.福利制度的建立
D.实现企业国有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丰田公司不是由单个家族所经营,而是由受过专业0il练的管理人才在经营,这体现了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面对严重危机,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化危为机,危中寻机,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们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整个西方国家中,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立法历史最久,实施最早,但由于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肆虐,直到本世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才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形成“福利国家”。概括起来,联邦德国的社会保障分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两大类。在社会保险方面包括:(1)养老保险,(2)医疗保险,(3)失业保险,(4)工伤保险,(5)失业救济……在生老病死、教育、就业、失业等各个领域,均有保险,补贴及救济等各项配套立法。它以社会承担为主,2/3的开支由具有法人地位的各种社会保险机构来承担,其他1/3由政府和慈善机构负责。
——黄安年《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1)依据材料一,归纳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历史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中间,是占地宽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园。在林林总总的纪念雕塑间,最富有历史意味的,可能就是一列在门口列队的人群铜塑。……许多到访的游人都喜欢站在铜像人群中,和昔日的“落魄白领”合影一张。如果说在过去几十年里,这种行为更多是出于一种新奇,那么,现在则似乎真有重复历史悲剧的可能了。
——摘自《经济参考报》2008年12月30日
材料三: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结束时,共发放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亿美元,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2)材料二中的“历史悲剧”及其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为了应付“历史悲剧”,并对“落魄白领”和普通家庭实施“救济”,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以下十项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初步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摘自新华网
(3)据材料三、四,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政府和当今中国政府在应对严峻局势时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特点:在欧洲最早实行;立法实施;保障范围广泛;以社会承担为主。
历史作用: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政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2)“悲剧”: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措施:制定“救济法”;建立“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实行“以工代赈”计划,兴办公共工程。
(3)特点: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宏观调控;重视社会保障、关注民生;增加政府开支,扩大内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2010年9月29日晚上,由杨澜及“阳光文化基金会”协助、“盖茨基金会”承办的盖茨和巴菲特慈善晚宴在北京昌平拉斐特城堡庄园举行。这次慈善晚宴引起了国人的高度关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为了保障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了一些官办救灾机构,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与官办救灾机构不同的是,民办救灾机构的钱粮等救助元素或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主要来源于民间,或来源于国民的义务纳输,或来源于乡绅、商贾的捐助。……在救灾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实施国家减灾工程,兴修水利以防御水灾旱灾造成的损失;二是增加国家或民间村社的粮食储备,以应不时之需。
——《中国传统救灾体系刍议》2006年第10期《新华文摘》
材料二 按照经济学家厉以宁的解释,社会分配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竞争为动力的分配,即根据能力大小决定收入多寡;第二层次是以公平为原则的分配,即通过社会保障、社会福利进行再分配;第三层次是以道德为动力的分配,即有钱人自愿把钱分给穷人,也就是慈善事业。
材料三 持统计,美国13岁以上人口中的50%每周平均志愿服务4个小时;75%的美国人为慈善事业捐款,每个家庭年均约1000多美元。
材料四 在美国,非营利性的慈善组织共有140多万个。这些组织的规模差异较大,有跨国的大型组织,也有很小的社区组织。它们关注文化、教育、卫生,以及消除贫困、为弱势群体服务、妇女与儿童权益保护、就业、环保、社区改造等问题。同时,美国还有一套相对完善的慈善基金会管理体制,保证慈善基金会的规范运作,使富人的钱能够得到合理科学的运用。
材料五 美国于1913年开征遗产税,税率最低为37%,当遗产达到300万美元时,税率达55%。美国法律规定,建立基金会或捐献善款可以获得优惠税收,捐出的钱会在所得税中相应扣除。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根据中国古代救灾、减灾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的第二层次的分配有什么特点?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美国慈善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四和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慈善事业高度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政府救济与民间救济相结合;救灾与减灾相结合。
(2)特点: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种类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作用: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同时扩大了国家的财政支出,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3)参加志愿者的人数多(或者占总人口比例高);慈善捐赠的规模大;慈善组织多。
(4)美国经济的繁荣程度决定了慈善的发达程度。完善的遗产税刺激着美国慈善事业的发展。非营利的慈善组织多和力量强以及慈善基金管理制度的运作也有效的保证了慈善事情的发展。宗教因素:鼓励向善的宗教是其中一个有力推动力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出现了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某种经济形态,它属于经济体制范畴,是在基本经济制度既定的条件下,为促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而由一系列有机联系并互相制约的机制、制度、组织、决策等方式而形成的复合体。这种经济是
A.“混合经济”
B.计划经济
C.市场经济
D.“新经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可知是同时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而且里面没有提到各自的比重,而新经济不属于题目讨论的范畴,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