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据统计,1921年中国的棉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21%集中在武汉、天津。这反映出
A.自然经济未受冲击
B.轻工业发达
C.工业实力强大
D.产业分布不平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国棉纺织业主要集中于上海、武汉、天津等长江中上游地区;这说明当时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故选D。仅从材料中棉纺织业的分布情况,无法得出A、B、C三个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宋代儒家思想经过“二程”和朱熹等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被称为:
A.国学
B.理学
C.心学
D.新儒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宋明理学的理解。北宋时,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成为程朱理学。程朱理学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强调格物致知;陆九渊和王守仁是心学的代表,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强调内心的修行。材料提到二程和朱熹,因此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这个极其沉痛的教训,主要是由于下列哪个运动的影响?
A.“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
C.“反右倾”运动
D.“文化大革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法令,民众纷纷剪去辫子。1917年,张勋扶持清帝复辟,京津地区民众纷纷抢购假辫子戴上。这些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
B.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要有一个渐进过程
C.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取决于政权的变更
D.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艰难曲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本上反映”,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中华民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度,民众纷纷剪去辫子;1917年张勋复辟帝制,民众纷纷抢购假辫子戴上。“辫子”已经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辫子的“剪”与“戴”实质上反映了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据统计,在抗战时期,大后方主要产品的产值中,私人资本工业所占比重由1938年的78.8%降至1944年的46.3%。1947-1948年,国统区私人工业资本仅仅恢复到1936年水平的78.6%。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是
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②政府实行经济统制政策
③日本在华大量开设工厂?④官僚资本的垄断与排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的内容可以看出抗战时期“大后方”和“国统区”的民族工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并且开始萎缩,其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政府实行经济统制政策和官僚资本的垄断与排挤;而抗战期间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是掠夺资源、劳动力和吞并中国企业,不包含大量开设工厂。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