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近代至当代中国经历了“沉沦-——救亡——崛起”的过程。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是怎么一步步沦为半殖民第半封建社会的?(4分)
(2)为了救亡图存,近代中国有哪几个阶级进行过哪些努力?(6分)
(3)结合近代和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分别指出中国近代和当代经济与这种趋势之间的关系。(4分)
参考答案:
(1)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办封建社会的程度加深了;(1分)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办封建社会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1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完全形成。(1分)
(2)农民阶级——太平天国;地主阶级——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6分)答对每组得2分,举例3对以上即可得满分。
(3)近代世界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中国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被迫开放,卷入世界市场;(2分)当代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中国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主动开放,融入世界经济。(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教育是立国之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如颜浊邹(注:当时的大盗)之徒,颇首业者众。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西汉教育制度之重要性,乃以育才与选贤双轨并进。换言之,乃是教育制度与选举制度之配合行使。由地方……申送十八岁以上青年入太学,……甲等得在宫廷充皇帝侍卫,乙等回归本乡作吏。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康有为屡次上书失败后,认识到今当多难之秋,……“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界,莫亟於教育。”严复明确道:“民智之卑……惟急从教育上著手,庶几逐渐更张也。”
——张良才、孙传宏《中国教育社会价值观的百年嬗变》
材料四: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应当肯定,十七年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不管是科学工作者还是教育工作者,……辛勤劳动,努力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教育工作者,他们的劳动更辛苦。
材料五: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请回答:
(1)孔子是古代大教育家,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普及所做出的贡献。(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汉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创新举措是什么?这一创新举措是哪位封建帝王开始实施的?(2分)
(3)材料三中康有为、严复的共同主张是什么?在他们的推动下,十九世纪末中国发生了一场什么政治运动?(2分)
(4)材料四中邓小平充分肯
定了1994—1966的教育工作。经过这十七年的努力,我国的教育事业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1分)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3分)
参考答案:
(1)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2分)
(2)创建太学;汉武帝。(2分)
(3)重视教育;维新变法运动。(2分)
(4)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1分)
(5)大力普及义务教育;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红楼梦》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中,贾宝玉看见袭人的两个姨表妹,感叹这样好的女儿怎么没有养在侯门大户之家。对这种“爱无差等”的“感叹”,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墨家“兼爱”思想?②否定了儒家有等级的“仁爱”
③是对传统封建礼教的挑战?④说明儒家思正统地位的丧失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表为《1933年—1936年中国轻工业年平均指数增长表》,该表所示的经济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 1933年
| 1934年
| 1935年
| 1936年
|
增长指数
| 100
| 103.5
| 105
| 107.6
|
A.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因忙于内战,官僚资本暂时放弃了对民族企业的压制
C.国民政府发行大量纸币刺激了内需,扩大了消费
D.国民政府为巩固统治,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图表材料信息的能力。观察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1933年—1936年中国轻工业有了较快地发展,原因是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实业,D项正确;A项是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B、C说法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的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在于秦统治者的暴政引发了农民起义,所以材料中“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是指统治者要施行“仁政”,这些内容正是孟子“民贵君轻”,“仁政”思想的重要体现,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与上述材料含义不相符合。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