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清人黄遵宪在《蚕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的根源是
A.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B.抵御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的骚扰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D.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 “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结合所学史实可知是指清朝前期实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发展的潮流。而根源就在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乾隆皇帝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段话主要表明
A.中国的物产十分丰厚
B.自然经济下的保守心态
C.外贸出超使乾隆自豪
D.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繁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实际考察清朝“闭关锁国”政策。1、含义:清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通、贸易的外交政策。2、原因(1)根本原因: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是“闭关锁国”政策推行的根本原因。(2)直接原因:清初要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清政府甚至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因此B表述最为恰当。
点评:评价“闭关锁国”政策
①积极作用: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政策”,对内加固自身的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这种消极防御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②消极作用:它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明清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
A.保护本国商品市场
B.防止西方殖民侵扰
C.维护、巩固自然经济
D.外商来华贸易不利于统治者的统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 ]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历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下列对这政策相关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B.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C.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内涵就是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使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活力受到了压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和历史概念的能力,“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封建王朝限制、打击工商业、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地租征收,以巩固封建统治的政策。 因此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