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恢复国民经济,振兴民族工业,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
A.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接管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C.合理调整工商业
D.稳定物价统一财政
2、判断题 材料解析题:(11分)
材料一?毛泽东曾说:“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材料二? 1945年,荣毅仁率先向上海市政府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红色资本家”的称呼由此而来。
材料三? 1979年中国百废待兴。邓小平找到荣毅仁,探讨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一些问题。邓小平要荣毅仁在引进外资方面多多出谋划策。……不久,他拿出了“方案”,建议按国际惯例,建立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以上均摘自《瞭望东方周刊》2005/11/3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出现的发展实业的有识之士提出了怎样的救国主张?试评价这一主张?(5分)
(2)建国后,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体现出的创举是什么?试阐明中国共产党采取这种政策的理由。(3分)
(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大批吸引外资的目的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3、判断题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
[? ]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太平洋经济圈崛起
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4、判断题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
A.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
B.文化大革命结束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5、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三方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970年代初向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荷兰、瑞士、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的计划。中国利用“四三方案”引进的设备,结合国产设备配套,兴建了26个大型工业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人民币,至1982年全部投产,成为19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1972年至1978年二十七个成套设备引进建设规模表(部分)
项目
| 投资(亿元)
| 设计能力
| 引进国家
|
宜昌湖北化肥厂
| 2.45
| 合成氨30万吨,尿素48万吨
| 美国、荷兰
|
北京石油化工总厂
| 23.70
| 乙烯30万吨、高压聚乙烯18万吨、聚丙烯8万吨
| 日本、西德、美国
|
上海石油化工总厂
| 20.79
| 化纤原料10.8万吨、化学纤维5.2万吨
| 日本、西德
|
天津大港电厂
| 4.50
| 发电机组32千瓦
| 意大利
|
武钢1.7米轧机工程
| 38.9
| 热轧钢板300万吨、冷轧钢板100万吨,硅钢片7万吨
| 日本、西德
|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主题,并至少从三个角度对自己提炼的主题进行说明。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