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历史知识中,“事实”和“解释”并不相同。学习历史就要知道如何分辨两者的区别。以下的历史叙述中,属于“解释”的是?
A.西周建立后对新征服的地区实行封邦建国制
B.魏晋时期的分裂,是由地方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引起的
C.商鞅依据军功授爵,爵位为二十级
D.孔子整理古典文献,编订了《诗》《书》《礼》《易》《春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表所示是1902~1930年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各类资本统计表,此表说明20世纪之后( )

①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之一是资本输出 ②列强对华的商品输出占主导地位 ③中国民族工业既获得资本保障,也面临列强竞争 ④列强在华政治势力日趋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右边的示意图,造成图示现象的外部条件主要在于

A.美、日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B.“实业救国“思想的刺激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因忙于战事,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故选C。A项错误,美日在这一时期不但没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而且还得到了加强;BD项说的是内因,与材料不符。
点评:从图示一可以看出发展较快的时期都是外国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的时期,这说明中国的外部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这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有关,中国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政治,决定了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主要来自
①亚洲?②非洲?③大洋洲 ?④美洲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交通工具是19世纪中后期从外国传人中国的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A项是错误的;2003年,在上海出现了第一条磁悬浮列车。B项是错误的;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汽车在中国出现在20世纪初。C项是错误的;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出现。所以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