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朝成化年间有人说“松(松江)民之财多被徽商搬去”这说明?
A.徽商聚集在
松江一带
B.徽商控制了江南的丝织业
C.优质棉布是徽商经营的重要商品
D.徽商造就了“织造尚松江”这一局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清朝嘉庆道光时期,士商相混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当时的历史文献中,“绅商”或“儒商”这样的词汇使用频率很高。绅商这个群体,拥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又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成为很多大、中城市乃至部分乡镇最有权势的在野阶层。这一现象?
A.说明传统的四民观念已经解体
B.体现了封建国家放弃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C.是当时中国社会内部经济积累和历史转型的结果
D.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表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中绅商的出现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一些拥有一定的政治地位的人也从事经商活动,这属于新的社会阶层,是当时中国社会内部经济积累和历史转型的结果。故选C。AB项错误,清朝时期从总体上看依然是重农抑商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四民观念依然是主要的观念; D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主要是表现为自然经济的解体和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A.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B.大量商业市镇兴起
C.生产领域出现私人作坊
D.出现东市、西市商业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业革命概念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两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B项是错误的;与材料不相符合。CD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它们在宋朝以前就出现了。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清朝乾隆帝时设“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十三行”设在
A.天津
B.泉州
C.上海
D.广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山西平遥是晋商的发源地。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此诞生,随后它在中国很多省设有分支机构,到19世纪40年代,其业务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B.晋商注重探索经济交往的支付方式
C.山西是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
D.新型汇兑业在中国开始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晋商在山西平遥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
票号,经营货币汇兑业务,B、D项正确;同时也说明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A项正确;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南方,C项错误。故选C。
点评:明清: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农副产品大量涌入市场;区域间长途贩卖贸易发展较快;
出现商帮,其中以徽商、晋商实力最强。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