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民族主义因工业革命而得到进一步促进,因为工业革命凭借其新的大众交流工具,使对公民进行有效的、无所不包的教导成为可能。因而,民族主义成为19世纪欧洲历史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以后又成为20世纪世界历史中的一个主要因素,随着19世纪的逝去,民族主义的性质起了变化。它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的信条,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在手足之情这一概念的基础上。但是,在19世纪后半世纪,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其原因在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注: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和平主义者对民族主义的非难着重于民族主义运动的暴力行为、与军国主义结合以及因爱国侵略主义(Jingoism)与沙文主义(chauvinism)而在民族间产生冲突。在某些国家,如德国,民族象征与爱国性的自负因与过去的战争相关而名声大坏。因此权力争夺和权力斗争一直是国际战争的真正原因,民族主义、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之类的力量,不过是达到夺取权力这种目的的手段。
——摘编自凤凰网《民族主义解释》
材料三?这些“主权国家”以基督徒和“民族国家”的双重名义肆无忌惮地带着对自己以外的民族或国家的厌恶与藐视向世界宣战,用大炮说话,强迫文明古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就是民族主义中的扩张主义最初的外在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民族主义内含的进步“民族独立运动”和“民族自治运动”,正是对民族主义中反动的排外主义、扩张主义进行反抗斗争的结果,“正义战胜邪恶”为人类社会的法理,因而各国独立运动取得“节节胜利”自然合天意,符法理,顺民心。
——摘编自凤凰网《民族主义解释》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随着19世纪的逝去,民族主义的实质有何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5分)
(2)材料二中所提到的权力争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相结合会体现出什么特征?(4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民族主义与战争、和平的关系。(4分)
参考答案:
(1)变化:由建立在人道的、宽容的感情基础上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2分)
原因:工业革命的影响;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政府鼓动和舆论的宣传;列强间为维护本国利益展开激烈的斗争。(3分,任答三点即可)
(2)内容:殖民地和世界霸权。(2分)?
特征:本民族利益至上,排斥、敌视其他民族。(2分)
(3)关系: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列强利用民族主义中的排外主义、扩张主义发动战争,进行殖民扩张与侵略,破坏世界和平;另一方面,理性的民族主义有利于防范或制止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4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它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的信条,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在手足之情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关键信息分析归纳变化;第二小问依据“民族主义因工业革命而得到进一步促进,因为工业革命凭借其新的大众交流工具,使对公民进行有效的、无所不包的教导成为可能”、“其原因在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注: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影响”等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方面分析归纳。
(2)内容依据“和平主义者对民族主义的非难着重于民族主义运动的暴力行为、与军国主义结合以及因爱国侵略主义(Jingoism)与沙文主义(chauvinism)而在民族间产生冲突”等关键信息分析归纳,即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由材料二中的“在民族间产生冲突”分析可知特点是本民族利益至上,排斥、敌视其他民族。
(3)关键信息:“民族主义中的扩张主义最初的外在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民族主义内含的进步‘民族独立运动’和‘民族自治运动’,正是对民族主义中反动的排外主义、扩张主义进行反抗斗争的结果,‘正义战胜邪恶’为人类社会的法理,因而各国独立运动取得“节节胜利”自然合天意,符法理,顺民心。”从正反两个方面全面客观的评价。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5分)医疗与卫生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社会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的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中叶后,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工商业城市人口骤增……英国依然遵循着自中世纪以来的自治及自由放任的传统,这种与现实社会脱节的地方管理使公共卫生更加恶化……医疗卫生改革者查得威克提出应设立一个中央政府部门承担公共卫生的基本责任等建议……1838年霍乱病再度流行,这终于使政府开始意识到卫生问题的严重性。至1848年通过《公共卫生法案》,建立了中央卫生理事会。此后中央政府干预公共卫生的思想被保留了下来,这也为英国向福利国家的迈进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张丽丽《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立法研究》
材料二?原夫西医之敢于操刀以剿人者,由于病人死后无论亲疏贵贱,皆许医者剐剔以搜寻所病而考其详……必其不惜死者以为救生之术而后可;若使人皆孝子慈孙,必不忍弃其祖父未寒之尸而听人之剐剔。此中华所不能行,而西医遂独擅其长也。
——摘自清朝大臣志刚《西医开刀》(1869年)
西人于医学最严,必先于其国中考证无讹,然后出试其技,惧以疏庸杀人也……西人治病不讲求切脉,专用补、泻二法,盖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若其治西人验而华人或不验者,究因脏腑厚薄之不同耳。
——摘编自王韬《瀛蠕杂志》(1875年)
(西方国家)大城内,能开深沟,街道光,房屋不密,则清气多而污浊少……各西国瘟疫,较之昔时更少。凡开沟与冲沟为城中紧要之事……清积秽以肃观瞻,免发毒染,一也;禁病猪坏牛,认真严罚,以免生病,二也……设医局以重民命,四也;挑清粪溺,祛除病毒,以免传染,五也……即痘疮之患,传染甚危,若不创设痘局以调理,此症不知伊于胡底……各种致病之由,相沿已久,非一时骤能改革。况禁阻之权,非一家可能操,所谓有善法,尤贵有善人。
——摘编自郑观应《中外卫生要旨》(1895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英国医疗卫生改革兴起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思想界对西方医疗与卫生的态度,并予以评析。(17分)
参考答案:
(1)原因:工业革命推动(答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或城市人口增加亦可);政府传统自由放任政策与现实脱节;公共卫生状况日益恶化,疾病流行;改革者大力推动;为了完善中央政府职能。(5取4,得8分)
(2)态度:不适用。(1分)
评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社会风俗的弊端(2分);有一定的合理性,有助于中医的传承与发展(2分);助长保守思潮(2分)。
态度:肯定。(1分)
评析: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2分);西学东渐的结果(2分);早期维新思想家的学识与经历等个人因素作用(2分);有助于传播医学知识,培养医学人才,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2分)。
局限性:多数停留在理论上(或未付诸实践)。(1分)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工商业城市人口骤增”可以得出工业革命推动(答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或城市人口增加亦可);依据材料“英国依然遵循着自中世纪以来的自治及自由放任的传统,这种与现实社会脱节的地方管理使公共卫生更加恶化”可以得出政府传统自由放任政策与现实脱节;依据材料“1838年霍乱病再度流行,这终于使政府开始意识到卫生问题的严重性”可以得出公共卫生状况日益恶化,疾病流行;依据“医疗卫生改革者查得威克提出应设立一个中央政府部门承担公共卫生的基本责任等建议”可以得出改革者大力推动等
(2)本题应依据材料从两个方面加以回答,即不适用和肯定西医的作用,不适用的原因可结合材料“若使人皆孝子慈孙,必不忍弃其祖父未寒之尸而听人之剐剔”可以得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社会风俗的弊端,同时认为其有一定合理性即有利于中医的传承
肯定态度,可以结合第三段材料加以回答,也应从两个方面加以评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工业革命之所以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使资本主义在经济上最终战胜封建主义,是因为?(?)
①工业革命使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革,埋葬了一切非资本主义经济
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壮大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力量
③工业革命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增强了反封建斗争的力量
④工业革命使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进一步解除了封建束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工业革命影响的理解。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壮大了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的力量。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100周年的时候,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右37个国家参展,当时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览团。在这次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由此不能说明
A.英国科技创新技术已落后美德
B.德国军工技术较为发达
C.中国还没有创立民族工业
D.美国电力新兴工业处于领先水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 ]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 ?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