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为此,王安石实行了
[? ]
A.募役法
B.青苗法
C.方田均税法
D.保甲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吸取唐朝藩镇割据势力的教训
B.防止分裂局面的出现
C.维护专制统治的需要
D.为发展军事力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
材料二 (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谙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
(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
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惠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如警守,吏禄绝贪餮。信令朝廷重,伸威塞境牢。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涉及的改革措施主要是理财和军事措施?
②肯定了王安石变法的积极作用 ?
③看到了王安石变法的局限性 ?
④王安石变法使广大人民安居乐业,连年有余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王安石变法最终的结果是失败的,所以第④项王安石变法使广大人民安居乐业,连年有余的说法错误,材料内容并没有体现出作者对王安石变法消极影响的分析,所以第③项看到了王安石变法的局限性错误,故答案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
――(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材料二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邓克垚《世界文明史》
(1)在材料一中司马光与王安石围绕什么问题而进行了激烈争论?结合我们所学知识,
分析这一争论的实质,并指出变法触动了哪部分群体的既得利益。(6分)
(2)王安石变法的哪些措施中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6分)王安石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1)政府要不要“理财”。祖宗之法是否可变。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6分)
(2)措施: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输法(答对3个得6分)原因:宋代商品货币经纪活跃,王安石有前瞻性。(4分)
本题解析:
(1)题依据材料比较容易看出双方争论的焦点是理财问题,实质围绕要不要变法展开争论。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即得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2)依据所学知识,王安石变法理财的主要措施有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等。第二问联系宋代商业发展的史实分析原因。
点评: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3、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4、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