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A.山西省 B.上海市 C.浙江省 D.广东省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B
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问题。
小题1:沼气、核能、太阳能和海洋能还未被广泛使用,故属于新能源。
小题2:上海市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但当地能源少。
小题3:我国石油丰富最集中于东北以大庆和辽河油田为代表,华北地区以华北油田、中原油田和胜利油田为代表。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在山西省,从价格看,2002年1吨煤的平均价格为160多元,如果按平均发电煤耗400克/千瓦时测算,1吨煤可发电2?500千瓦时。目前,山西省向外省输电的价格为245元/千千瓦时。
材料二?图3—3—6是山西省煤炭外运线路图,图3—3—7是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的变化图。
(1)山西的煤主要靠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图中两条与海港相连接的运煤铁路干线分别是?和?。(2分)
(2)材料中,除输煤外,将山西能源输出的另一途径是??。(1分)
(3)输煤和发电各有利弊,试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个方面分析当地输煤和发电的利弊。?
?。(3分)
参考答案:(1)大秦线?神黄线(2分)
(2)建坑口电站,将煤炭转换为电能输出(1分)
(3)从经济效应看:输电成本低,输煤成本高;
从环境效益看:输煤会减轻当地环境污染,而造成使用地的环境污染,输电会减轻使用地环境污染而造成当地的环境污染。各种利用方式对生产地和使用地都会产生不同影响,各有利弊。(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1)结合图示,山西、陕西的运煤专线为大连—秦皇岛的大秦线和神府—黄骅港的神黄线。
(2)由于当地的铁路外运能力不足,故把煤炭转变为电力,共同高压电线输出。
(3)从经济效益来看,输煤的运费高;而输电的成本较低;从环境效益来看,输煤对当地的环境污染较轻,但加重了输入地的环境污染,而输电则对当地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减轻了输入地的环境污染。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新疆被誉为“瓜果之乡”,长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形成这种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气候
B、土壤
C、交通
D、科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矿产资源和产区配合正确的是?(?)
①四川攀枝花的铜?②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③青海金昌的铜
④湖南锡矿山的锑?⑤云南个旧的锡?⑥贵州铜仁的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下图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三大地带三大产业比重图”,读图后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的经济地带是?
(2)下列三大地带的比较顺序正确的是?
A.包括省、市、自治区数:东部>中部>西部
B.面积:西部>中部>东部
C.人口:东部>中部>西部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西部>东部>中部
(3)结合东部地带的资金,科技实力和中西部地带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今后可逐步由东向西部转移的工业类型是?。
参考答案:(1)东部经济地带? (2)BC? (3)劳动力指向型、原料指向型
本题解析:会读三角坐标统计图是解题关键。图中A点表示第一产业占23%左右,第二产业占46%左右,第三产业占31%左右,应是东部经济地带。三大地带的比较可采用排除法,不要忽略中部经济地带包含省、市、自治区数少于西部。我国东部地带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成本提高,在西部大开发形势下,劳动力指向型工业西移即可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以带动中西部经济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地球》考点特训(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