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22 09:00:1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该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回答27~28题。
 小题1: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有 A.甲 乙 B.乙 丁 C.甲 丙 D.丙 丁
| 小题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地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B.②地水土流失严重 C.③地为江南丘陵 D.④地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区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B
本题解析: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小题1:根据经纬线定位,甲为阴山;乙为太行山,为我国地势第二、第三阶梯分界线;丙为南岭;丁为大兴安岭,为我国地势第二、第三阶梯分界线。 小题1:②地为华北平原,土地盐碱化严重;乙山西侧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下面甲、乙两国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据图简述乙国的地势特点并说明判断理由。(2分) (2)甲国的气温年较差比乙国的?,请分析其原因。(5分) (3)说出M、N两河的主要补给类型,并对比由补给类型造成的两河水文特征的差异。(8分)
参考答案: (1)东南高西北低(或东高西低) (1分)?该国多数河流自东南(或东)向西北(或西)流(1分) (2)大(1分)?甲国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或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或受海洋影响小) (1分),气候大陆性特征强(1分);甲国夏季气温高于(同纬度的)乙国(1分),冬季气温低于乙国(1分),所以甲国气温年较差大于乙国。? (3)M河以冰川融水补给和积雪融水补给为主(2分);N河以雨水补给为主(1分)。? M河水量小(1分);水位的季节变化明显,有春汛和夏汛(2分)。? N河水量大(1分);水位的季节变化小(或无明显汛期)(1分)。
本题解析: (1)借助河流的流向判断地势的高低。 (2)甲为俄罗斯,乙为法国。甲国的气温年较差比乙国大,原因:甲国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或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或受海洋影响小) ,气候大陆性特征强;甲国夏季气温高于(同纬度的)乙国,冬季气温低于乙国。 (3)M地位于中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M河以冰川融水补给和积雪融水补给为主;M河水量小;水位的季节变化明显,有春汛和夏汛。N地位于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N河以雨水补给为主,N河水量大;水位的季节变化小(或无明显汛期)。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通过对比分析中亚和欧洲西部的河流补给方式,考查了地势特征、气温年较差、气候类型等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南、北农牧交错带的位置。回答7~8题。
 7、制约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降水 B.温度 C.地形 D.光照
参考答案:7.A
本题解析:北方农牧交错地带,农业生产随着降雨量的变化而波动,在降水量较多,持续时间较长的时间段,种植业占优势;反之,农田退化成干旱的草原,变为牧业用地。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2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所示甲湖,湖底北高南低,水深平均达20多米,湖形口窄内宽,湖口架有大桥沟通东西两岸。该湖是世界上产量高、开采历史较悠久的“石油湖”,湖面及沿岸井架林立、油管密布、油塔成群;湖内水产也十分丰富。湖周围城市居住人口合计在320万人以上。
 50多年前人们开始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并定期清淤. 近年来,针对湖区环境质量下降,管理部门制定了长远的治理规划。 (1)简述甲湖湖水南部水淡,北部微咸的原因。(8分) (2)指出人们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的主要目的,并说明此举对湖区水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10分) (3)湖区管理部门在制定长远的环境治理规划中提到:要把湖区的主要工业和炼油设旋以及原油的装载点移到北部入海口附近。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规划的可行性加以分析说明。(10分)
参考答案:(1)该湖北部狭窄的水道与海湾相通,海水与湖水交汇使湖水盐类物质有所增加;(4分)南部湖宽水深,距海较远,且有众多河流注入。(4分) (2)目的:便于大吨位的货轮和油轮驶入,加大石油等产品运输量。(4分) 影响:海水逐渐倒灌湖内(海水侵入量加大),阻碍了整个湖水的自然循环(4分);水质的变化,造成大量水藻和微生物死亡、鱼量减少等。(2分) (3)北部入海口附近的海湾具有建港口的基本条件,沿岸地区地势低缓开阔,附近河流可保障生产生活用水。(6分)水陆与管道运输可向北延伸,适度分散工业企业利于改善湖区环境。(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进行巨大的生态工程建设为?。 (3)图中③地区的水地流失对流经该地区的河流产生的影响和对下游地区造成的危害是? ? ? ?。
参考答案: (1)气候干旱,远离海洋,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2分) (2)过垦、过牧,植被遭破坏(2分)?营造“三北”防护林(1分) (3)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易泛滥成灾(3分)
本题解析: (1)读图,①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远离海洋,降水少,风化和风蚀等外力作用强烈,形成了温带沙漠景观。 (2)图中②地区位于内蒙古东部,属于草原区,由于过垦、过牧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植被遭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为了治理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问题,我国在三北地区营造“三北”防护林工程。 (3)读图,③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地区,该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大,导致下游地区河流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河床抬高,易导致决堤,洪水泛滥成灾。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