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22 09:00:1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 M 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 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 N 城及其西部口岸)。
 (1)描述M城气候特征。(7分) (2)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3)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10分) (4)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12分)
参考答案: (1)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大陆性强。 (2)东西接壤的地理位置;位于冲积扇,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草原绿洲,土壤肥沃。 (3)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增大;科技的进步;地域广,运距长;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 (4)毗邻中亚、南亚、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具有边境口岸的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丰富的能源资源,有利于产业发展;国家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文化古迹众多,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特征。气候特征的内容包含气温和降水,由气温降水柱状图可知,我国新疆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全年降水少;而新疆深居内陆又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昼夜温差大,大陆性强。 (2)本题考查城镇发展的区位条件。首先城镇的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涉及地形、气候、水源等,而城镇的发展一般与地理位置息息相关。新疆城镇主要分布在山麓绿洲地带(M 地也不例外),由图可知 M 位于山前冲积扇,故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位于丝绸之路的要道上,地理位置优越。 (3)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转变。古代传统交通工具为马车,现西北主要交通工具如图所示为铁路。这以转变首先是科技的进步;之所以采用铁路运输是因为现代社会货物运输量大和铁路运输自身的优势。 (4)本题考查经济特区选址,可借助工业区位选址来作答,只需稍加转换即可。可从地理位置、农业、交通、国家政策和旅游等方面来分析。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重点考查气候、城镇化、交通和经济特区建设。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9分) 材料一:武广客运专线为中国的新建高速铁路工程之一,位于湖北、湖南和广东境内,是中国目前最长的铁路客运专线。全线全长约1068.8公里,途经200多座隧道。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最高时速394公里/小时,投资总额1166亿元人民币。客运专线的目的是为了缓解京广线的巨大客运压力。专线建成后,武汉到广州的时间由原来的11小时缩短到3小时,长沙到广州的时间由8小时缩短到2小时。 材料二:武广高铁线路图(右图)。
? 材料三:图中甲和长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
 材料四:现在农民工正从以前男劳动力外出“独闯” ,逐渐演变成现在夫妻二人同时外出务工以及携子女外出流动的形式,农民工“家庭化”的趋势明显。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在珠江三角洲务工的农民工纷纷回乡就业。 (1)甲地与长沙气候类型都是?,地质历史时期郴州到韶关一带曾有多次岩浆侵入活动,由此推测该地区比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可能是?。 A.石油 B.煤炭 C.天然气 D.有色金属
| (2)我国南北向已有多条交通干线,请简要分析修建武广高速铁路的意义。 (3)2010年春节后,珠江三角洲“用工荒”更为突出,据媒体报道,广东用工缺口200万。请根据材料和相关地理知识,分析2010年春节后“用工”紧缺加剧的原因。
参考答案: (1)亚热带季风气候? D(2分)? (2)①缩短运距和时间,提高效率;②提高运力;③缓解原有交通线路的压力;④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⑤进一步优化路网布局;⑥加强长江中游地区与珠三角地区、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4分) (3)①2010年世界经济开始回升,珠江三角洲的加工定单增加,用工需求扩大;②中西部经济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很多劳动者就近务工,生活成本低;新一代的劳动者有“家庭化”的趋势,对工资的期望值提高,使得劳动力成本增加。(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我国渭河流域图。
 小题1:图示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降水丰沛,属于湿润气候区 B.该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严重 C.该地区地形平坦,水流缓慢 D.该地区气候寒冷,冰川作用强烈
|
小题2:从图中水库分布看,修建水库的主要意义是
A.旅游
B.发电
C.养殖
D.防治水土流失
小题3:若在图中A处建一水电站,则对渭河的影响有
①流速降低 ②加快泥沙淤积 ③水位升高,河流水面变宽 ?④水量减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图示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其水土流失严重主要是由于黄土疏松、地形起伏大,夏季多暴雨,其植被破坏严重,故水土流失严重。
小题2:图示水库主要分布于河流上游,故修建水库的主要功能是针对河流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其拦泥蓄水的功能。
小题3:图示A位于渭河的下游河段,故修建水库可降低河流流速,抬高水位,则加重了泥沙淤积,故④错误。
点评:本题结合区域地图,考查区域环境问题的综合分析,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松嫩平原与洞庭湖平原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原因是
A.同属温带地区
B.气候的大陆性强
C.同属东部季风区
D.都是平原地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差异。
两地都位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欧洲图回答:(20分)

(1)填出图中数字代表海峡名称:①______②_______③_____(6分)
(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城市名称: b?c ?d____________(6分)
(3)图中降水气温曲线代表罗马的是______(填 甲或乙),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B国农业经济结构以___为主,该国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
(1)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土耳其海峡(每空2分)
(2)布鲁塞尔?柏林?莫斯科?(每空2分)
(3)甲?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4分)
(4)渔业?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欧洲。结合图示海峡和城市所在的地理位置判断名称;
(3)罗马位于地中海沿岸,受地中海气候影响,雨热不同期,故甲图符合。
(4)B国为冰岛,由于所处纬度高,气候寒冷,故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但海域广阔,且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故渔业发达;由于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张裂地带,故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资源丰富。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