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区域可持续发展》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A.基本协调 B.开始出现明显不协调 C.环境污染严重 D.生态破坏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由材料可知,秦汉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广人稀、饭稻羹渔…”可以得到该时期属于长江中下游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人地关系基本协调。所以(1)题选A,(2)题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我国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开化日期判断,我国油菜花开化日期总体上是由南向北逐渐变晚,体现了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变化规律,所以主要因素是热量,C对。地形、降水没有这种纬度变化规律,A、B错。土壤是由气候、植被决定的,不是开花早晚的原因,D错。
小题2:M地地处沙漠边缘,最主要限制因素是水源。在沙漠边缘,有周围高山冰雪融水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所以仍可种植油菜,B对。地形、光照、土壤不是本区最主要影响因素,A、C、D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题。 1.该区域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2.图示人类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草原退化?②水土流失
③酸雨危害?④环境污染3.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体现在我国
A.崇拜自然
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
D.谋求人地和谐协调发展
E.①②
F.③④
G.①③
H.②④
I.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全
G.计划生育成绩显著,人口增速减慢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依然十分严重
人地关系日趋和谐,生态环境优美
参考答案:1. B
2. A
3.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根据图示:图中属于农业社会的产业活动,农业社会主要体现的人地关系是改造自然。将丘陵地形改造成梯田。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图中将丘陵改造成梯田,破坏植被,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和草原退化。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中国面临的严峻现实: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不合理,用量增长过快③深刻的环境危机: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中,南与印度接壤。面积约31395平方千米,人口约1万人(2003 年),是门巴族、珞巴族的主要聚居地。全县唯一的道路是1994年修建的沙石路——墨脱公路,沿线以18K、80K等(距波密的千米数)来称呼沿线的地名。车要翻越险峻的嘎隆拉雪山垭口,一年中只有三个多月可以勉强通车,从扎木到墨脱约141千米,车要颠簸12小时才能到达。人背马驮依然是当地人主要的运输方式。由于高山阻隔,每年有七八个月大雪封山,墨脱成了与外界隔绝的孤岛。也留下了许多待解之谜。2009年,国家投资9.5亿元,全面改造原沙石公路,其关键工程是修建嘎隆拉隧道,可缩短24千米路程,年通车时间将延长到10个月左右。届时,通行时间和行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1)简要说明上图中原砂石公路不能正常通车的自然障碍及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由于交通的制约,墨脱县城一切从简,机关是全国最小的。从县委书记到百货公司营业员,全城不过60人,商品零售价却是全国最高的,鸡蛋10元一个,农夫矿泉水4~8 元一瓶。元月份的报纸要6月才送达这里。听说“墨脱的公路快修通了”,这在别的地方根本不值一提,而在墨脱,无论从政治上、经济上都具有爆炸性。这意味着我国将从公路史上抹去“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的记载,这里居民的生活将发生奇迹般的变化。
(2)分析墨脱县新公路通车将产生的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墨脱县资源丰富,简要说明这里可供开发资源的主要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地居民世世代代以“刀耕火种”的种植方法从事农业生产,其农业地域类型可称为_________农业。从2010年起这里全部消除了刀耕,转为加强生态建设。简要说明茂密的森林对当地水循环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障碍:大雪封山;雪崩、洪水、滑坡、泥石流、塌方等。原因:山地海拔高;积雪时间长;山高谷深,公路沿线地面坡度大;地壳运动强烈,岩石破碎;降水量大,多暴雨;地质灾害频发。
(2)可大幅度降低货物运输成本,商品零售价格下降,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将有很大发展(或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有利于民族团结;加强了文化交流(或有利于揭开地学、生物界的未解之谜等);为开发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森林、水力等资源提供条件;保障国防安全。
(3)野生动植物资源(或生物多样性);水能(水力)资源;旅游资源。
(4)(原始)迁移影响:森林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增加下渗(或涵养水源);并通过蒸发和蒸腾返还大气(或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更多的降水由这里的森林自身产生(或使降水量增加);使水循环过程变得十分活跃;促进水资源不断更新(或当地水资源丰富,维护水的动态平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世界洋流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