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22 09:52:0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32分)
 (1)若AB为晨线,日期为?月?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8分) (2)若DF为昏线,此时为??(节气),此时北京时间为?月?日?时。(8分) (3)在丙图中绘出当甲图DF为昏线时的光照情况(绘太阳光线、晨昏线,并用斜线标出夜半球)。(3分) (4)在已绘好的丙图中,在晨昏线上准确标出昼长为8小时的点①和夜长为4小时的点②。(2分) (5)为了使32°N地区的太阳能热水器,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能,当ED为晨线的这一天,应将乙图中太阳能热水器的真空管平面与楼顶面之间的夹角调整为?。(3分) (6)太阳能量来源于(?)(2分) A.氢原子核的裂变反应?B.氦原子核的裂变反应 C.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D.铀等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7)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2分) A.太阳辐射是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 B.太阳辐射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地壳、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C.太阳辐射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所有能源 D.煤、石油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 (8)当E地的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下列现象可能的是(?)(4分) A.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 B.由波斯湾驶向马六甲海峡的船舶顺风顺水? C.巴西高原一片葱绿 D.地中海沿岸河流进入汛期
参考答案: 小题1:12? 22? 0°,23°26'S(8分) 小题2:夏至日? 6月22日20时(8分) 小题3:如下图
 小题4:如上图 小题5:8°34' (3分) 小题6:C (2分) 小题7:C (2分) 小题8:AB(4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若AB为晨线,则AC为昏线,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0°,23°26'S; 小题2:若DF为昏线,则DE为晨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此时为夏至日,此时北京时间为6月22日20时; 小题3:当甲图DF为昏线时,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太阳光线注意是平行线,太阳光与晨昏线垂直; 小题4:丙图中,半球被经线分成6等份,相邻经线相差30°,即相差2小时,则可得到昼长为8小时的点①和夜长为4小时的点②如图; 小题5: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能,即太阳光与太阳能热水器的真空管平面垂直,因而真空管平面与楼顶面之间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计算出当ED为晨线的这一天(6月22日)的32°N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则可得到太阳能热水器的真空管平面与楼顶面之间的夹角; 小题6:回顾教材可知,太阳能量来源于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小题7:太阳辐射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主要能量来源,但不是所有; 小题8:当E地的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即为夏至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由波斯湾驶向马六甲海峡的船舶顺风顺水,巴西高原(南半球为冬季)一片枯萎,地中海沿岸河流进入枯水期。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当东、西半球分界线经过晨昏线的最高纬度时,位于西经20°、南纬70°的观测者发现太阳刚好位于地平线上。回答7-8题 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A.1时20分 B.0时40分 C.9时20分 D.10时40分
| 小题2:如果该季节北印度洋洋流自东向西流动,则下图中表示此时赤道上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曲线是?
 A.曲线④ B.曲线② C.曲线③ D.曲线①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的综合分析。 小题1:东、西半球分界线经过晨昏线的最高纬度,即20°W为0时或12时,则计算北京时间为9时20分或21时20分。 小题2:该季节北印度洋洋流自东向西流,说明南亚盛行东北季风,为北半球冬季,则70°S以南出现极昼,故20°W为夜半球的分界线,即为0时,故计算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160°E,赤道上昼夜平分,日出6点,为70°E,日落为18时,位于110°W,故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07年我国新的卫星发射基地落户海南文昌,并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10年前投入使用。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在海南文昌新建的卫星发射基地与四川西昌、山西太原、甘肃酒泉三个卫星发射基地相比,其最大的优势是?(?) A.气候优越,便于航天人员工作 B.大气能见度好,便与监测 C.地形开阔平坦,便于施工 D.纬度低,便于发射
|
小题2:地球同步卫星的绕地公转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自转速度比较,它们的(?)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和线速度速度都不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D.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卫星发射时获得的初速度越大。选择D项。
小题2:卫星保持与地球同步,运动的角速度相同,线速度是运行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所以卫星的线速度大于地球。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也是世界最高峰,我国于2005年测量珠峰海拔高程获得的最新数据是8844.13米。珠峰峰顶比同纬度海平面?( )
A.白昼略长
B.黑夜略长
C.自转线速度略小
D.自转角速度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珠峰较同纬度地区海拔高,故日出略早,日落略晚;则昼长略长;而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则自转的角速度相同,线速度略大。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地势高低对昼夜长短和自转速度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某日北半球某纬线上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

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是
A.4:00
B.6:00
C.15:00
D.21:00
小题2: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A.0°
B.5°N
C.20°N
D.23°26′N
小题3:地球上甲、乙两点之间的最短地面距离大约是
A.1665千米
B.3330千米
C.4440千米
D.6660千米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变化。根据太阳高度变化一天当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所以120°W位于正午,地方时为12:00,60°W位于0:00,则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4:00,。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根据该地太阳高度的变化,该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为40°,北极点太阳高度为2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N。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根据图示:该纬度刚好出现极昼现象,该地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为40°,甲乙两地塌秧高度相同,但是经度不同,甲乙两地的最短距离相当于相差40°太阳高度的距离,约为4440km。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