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制约、息息相关的有2.下列各联系的举例,不正确的是
A.a、b、c
B.d、e、f
C.a、c、e
D.b、d、f
E.b——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形成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F.c——泥石流流出的物质堵塞江河,破坏森林、农田
G.e——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
H.f——江淮平原把旱地改造成水田,加剧了土壤盐碱化现象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由图可知,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制约、息息相关的有d、e、f。
2.江淮平原把旱地改造成水田,加剧了土壤盐碱化现象属于人类对地貌、水文的影响,符合e。所以D不正确。其它的都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10分)【环境保护】
下图示意某特大城市2002~2008年降水pH平均值和酸雨频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市在图示时段内酸雨的变化特征。(4分)
(2)图示反映的变化对该市的危害主要有哪些?(6分)
 
	参考答案:
(1)特征:酸雨频率上升;降水pH平均值下降(酸性增强)。(4分)
(2)①越来越严重的酸雨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②会腐蚀建筑和雕刻艺术品,
③可使花草树木大量死亡,?④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水生生物种群灭绝。(任答3点得6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曲线,该时段内,酸雨频率上升,降水pH平均值下降,表明酸性增强。
(2)越来越严重的酸雨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腐蚀建筑和雕刻艺术品,可使花草树木大量死亡,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水生生物种群灭绝。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当前,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分别是
[? ]
A、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减少 
C、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D、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水土流失 
2、乙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 ]
A、开辟水资源,合理灌溉 
B、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保护草场,合理放牧 
D、合理采伐,及时抚育 
 
	参考答案:1、A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1世纪以来,人类越来越关注全球环境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读图13回答相关问题。
(1)近几十年以来,M海平面与Q湖面的相对高度加大。请分析原因。(6分)

(2)说明图示区域土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4分)
 
	参考答案:
(1)主要是由于Q湖面下降引发两者相对高度增加。(2分)Q湖面下降的自然原因:气候变暖蒸发旺盛(2分)、人为原因大量生活生产使用入湖河水。(2分)
(2)荒漠化(2分)、土地盐碱化(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监测资料已于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时发布。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采取的积极措施有
①积极发展煤炭的气化、液化技术?
②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③加快汽车油质量量的转换升级?
④推广太阳能等新能源,全面替代矿石能源
A.家庭燃煤是PM2.5的首要污染源
B.PM2.5是造成北京雾霾天气的根本原因
C.PM2.5浓度会影响当地气温
D.夜晚近地面气温低导致PM2.5浓度降低
E.①②
F.②③
G.①③
H.②④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如利于水汽凝结,削弱部分太阳辐射和阻挡地面辐射,影响气温;污染大气,降低能见度等,故答案B正确。北京市雾霾天气形成,PM2.5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而已。PM2.5的污染源主要是机动车尾气排放、企业和居民燃煤。夜晚近地面气温低,产生逆温层时,会导致PM2.5浓度升高。选项B正确。
2.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采取的积极措施主要有:借鉴发达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技术;严格立法与执法,提高大气质量标准;加快汽车油质量量升级,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积极发展煤炭的气化、液化技术;推广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植被覆盖率等。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是酸雨防治措施。推广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但不可能全面替代矿石能源。选项C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PM2.5的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