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A.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区位优势 B.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 C.改善大气环境 D.增加就业岗位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A
小题5:B
本题解析:
小题1:西气东输主干道经过沿线的主要城市,反映受城市分布的影响;“地形起伏”不属于社会经济条件;交通线分布和国际贸易壁垒对管道走向影响不大。
小题2:注意“用气地”,对输入地来说,以天然气取代煤炭,可减少大气污染,利于改善大气环境。
小题3:“西电东送”三线工程都没有牵涉新疆,B错误。
小题4:图示输水线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由于黄河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故需逐级抽水而不能自流。故选A段。
小题5: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中应注意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如土地盐碱化问题),但与开发深层地下水无关,故选B项。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我国主要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概括,并能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黄岩岛和南沙群岛历来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读“南沙部分岛礁和黄岩岛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海域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是
A.煤炭
B.石油、天然气
C.铁矿
D.有色金属
小题2:下列作用与南沙群岛岛礁的形成有关的是
A.海水的侵蚀作用
B.海水的沉积作用
C.生物的沉积作用
D.洋流的搬运作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外力作用。
小题1:该地区主要属于沿海大陆架海区,故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小题2:南沙群岛的岛礁多为珊瑚礁,故属于生物沉积作用而形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省区中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是
A.吉林
B.云南
C.内蒙古
D.山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俄罗斯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三大河流自南向北流的原因。
(2)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两岸及下游平原都是重要的农业区,但这三条大河的下游却几乎没有农田,主要原因。
(3)形成西伯利亚地区大面积沼泽地的原因有多种,除河水泛滥外,还可能有的原因。
(4)俄罗斯的运输方式主要以________为主。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就沿南部山区修建,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
(1)西伯利亚地区地势南高北低,所以三条大河均自南向北流
(2)由于纬度高,气候寒冷,生长期短,农作物无法生长;河流两岸及下游地区沼泽广布,无法进行耕作。
(3)气温低,蒸发弱;地下有永久性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
(4)铁路
南部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北部有冻土层,建设难度大,安全系数低,南部难度小;南部距离周边邻国较近,更便于发展经济。
本题解析:
(1)河流的流向是由地势高低变化决定的。
(2)俄罗斯河流下游农业不发达原因从气候,土壤等方面分析。
(3)沼泽的成因从气候,土壤,地形等方面分析。
(4)俄罗斯的运输方式主要以铁路为主,西伯利亚大铁路就沿南部山区修建原因从矿产开发,气候,经济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中V、I、S、T、A五个国家被称为“展望五国”,他们分别是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继“金砖四国”之后,VISTA有望成为新兴市场队伍中的明星。
材料二 “展望五国”经济发展主要指标示意图
(1)人均GDP是判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据图分析“展望五国”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________国(填写字母)。
(2)S、A两国均有大面积荒漠景观,分别说明两国荒漠景观成因的差异。
(3)分析说明Ⅰ国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原因。
(4)“展望五国”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国家,请分析V国在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中的优势条件。
参考答案:
(1)T
(2)南非荒漠景观的成因是地处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西海岸(本格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加剧了荒漠的形成。阿根廷荒漠景观的形成是因为受安第斯山脉的影响,处于西风带的背风坡。
(3)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地震、火山灾害频繁,地表破碎(多山地),多暴雨,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
(4)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廉价;政策支持,对引进外资持积极态度;经济发展迅速,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市场潜力大;交通便利等。
本题解析:
(1)由图中表格中数据可以判断,土耳其(T)GDP总量为7209亿美元,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2)S为南非、A为阿根廷。两国均有大面积荒漠景观,两国荒漠景观成因的差异:南非荒漠景观的成因是地处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西海岸(本格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加剧了荒漠的形成。阿根廷荒漠景观的形成是因为受安第斯山脉的影响,处于西风带的背风坡。
(3)Ⅰ国为印度尼西亚,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原因是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地震、火山灾害频繁,地表破碎(多山地),多暴雨,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
(4)V国为越南,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中的优势条件是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廉价;政策支持,对引进外资持积极态度;经济发展迅速,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市场潜力大;交通便利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展望五国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南非和阿根廷荒漠景观成因的差异、印度尼西亚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原因、越南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中的优势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人类与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