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A.P>Q>R B.R>Q>P C.Q>R>P D.P>R>Q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纬度可知为30?N,经度为东经,可判断为中国境内。P为青藏高原地区,Q为四川盆地地区,R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青藏高原由于空气少而太阳辐射最大,四川盆地由于降水多,不易扩散而太阳辐射最小。R处于两者之间。
小题2: 由地壳厚度与海拔成正相关可知,海拔越高,越厚,越低越薄。因此青藏高原最厚,长江中下游最薄。四川盆地中间。
小题3:产业转移一般由发达地区向发展中地区转移。三地中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最发达,因此正确的转移应由R向Q,再向P。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中国的水资源和水力资源在世界所占的地位分别是(?)
A.第一、第三
B.第三、第一
C.第一、第六
D.第六、第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中国是世界水能蕴藏量最为丰富的国家,水力资源居世界第一位。衡量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我国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27 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所以正确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0年9月10日发表了《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下图为《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公布的我国2000~2009年就业人员从事产业的比例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三大产业就业人员比例均衡
B、我国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人数最多
C、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例将继续降低
D、我国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2、下列关于导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例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
B、我国农村地区计划生育成效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C、农业的劳动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耕种单位面积耕地所需劳动力减少
D、我国长期以来不重视第一产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1、C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0年5月,兰州大学陈全功教授等人首次对中国南北分界线给出了定量、定位分析,最窄处约26.42公里,最宽处约195.41公里,将“线”还原成“带”(图5)。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有关南北分界沿线叙述错误的是:(?)
A.经过甘肃省
B.沿线有盐碱地分布
C.经过界河冬季不可能有结冰现象
D.沿线种植棉花较多
小题2:关于中国南北分界带东端所在省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京广铁路经过
B.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C.陇海铁路经过
D.以港口为依托大力发展工业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划分。
小题1:经过的界河为淮河,其冬季月均温大约0°C,但有时气温可能低于0°C而出现河流结冰现象。
小题2:图示南北分界带的东端为江苏省,陇海线东起江苏连云港。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人类与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