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阅读图表,回答有关问题。(17分)
该图为某国略图,表1是该国甲乙两城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该国不断承接和发展新兴电子工业,电子工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西北部的莫西卡利地区有望成为区域性第一电子工业园。

甲、乙两城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表1)
?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月均温(°C)
| 甲城
| 26.4
| 26.4
| 26.4
| 27.1
| 28.2
| 28.4
| 28.5
| 28.4
| 28.0
| 28.0
| 27.5
| 26.8
|
乙城
| 13.4
| 14.7
| 17.0
| 18.2
| 18.6
| 17.4
| 16.2
| 16.4
| 16.3
| 15.5
| 14.9
| 13.5
|
? 月降水 (mm)
| 甲城
| 9
| 1
| 2
| 5
| 28
| 271
| 209
| 312
| 341
| 145
| 50
| 14
|
乙城
| 9
| 9
| 13
| 27
| 58
| 157
| 183
| 173
| 144
| 61
| 6
| 8
|
(1)描述该国西部近海等深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该处海底地形的成因。(4分)
(2)据图和表1比较甲、乙两城气温、降水特点的异同,并分析原因。(8分)
(3)分析西北部莫西卡利地区承接和发展电子工业的主要有利条件。(3分)
(4)分析该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2分)
参考答案:(1)等深线与海岸线基本平行(大致沿西北—东南向延伸),且分布密集(2分);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大洋板块插入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2分)
(2)气温:相同:甲、乙气温年较差都较小。差异:甲月均温较乙高,且甲气温日较差比乙小。(2分)
降水:相同:甲、乙干湿季都分明,均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差异:甲年降水量比乙多。(2分)
原因:甲、乙均位于低纬度;甲比乙纬度低,海拔低;均受赤道低压和东北信风交替控制;
甲地处沿海,乙地处内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4分)
(3)土地价格低;劳动力价格较低;紧邻世界最大微电子工业中心;市场广阔(写对3点得3分)
(4)人口主要分布在内陆高原(1分) 原因:内陆高原海拔较高,气候凉爽(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1)直接读图判断,该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在海洋一侧形成海沟,故等深线密集。(2)直接从表格资料中归纳甲乙两地的气温(气温高低和温差)和降水(总量和季节分配)的相同与不同点。甲乙两地应都为热带草原气候,但由于地形、海陆位置的差异而导致了气候特征的差异。(3)该地区位于美墨边界,承接电子工业主要是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地价、住房和劳动力等都较为便宜。(4)该国家为墨西哥,位于热带地区,沿海平原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终年高温多雨,不利于人类生存,故人口主要集中于内陆高原地区,地势略高,气候较凉爽。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沿东经109°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小题1:B、C、D、E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A. 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B. 汉江谷地、秦岭、渭河谷地、黄土高原
C. 黄土高原、渭河谷地、秦岭、汉江谷地
D. 华北平原、大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
小题2:对图示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A. 图中山脉C为南北走向? B. A、E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E
C. B、D两地的河流,泥沙含量大的是B? D. B、D两地的河流,属长江流域的是D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根据经纬度位置确定各字母对应的地形区,由于是C处为秦岭,向南北推理。
小题2:E为黄土高原,故水土流失更严重。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正式开工。据此回答2题。
小题1: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需要逐级提升水位,这一做法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用水量大
B.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高
C.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低
D.黄河是“地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