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A.春季 秋季 冬季 夏季 B.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C.秋季 夏季 春季 冬季 D.秋季 冬季 春季 夏季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图11)回答:(12分) 参考答案:(1)属于流体,便于开采运输使用,发热量高,对环境的污染小(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1)天然气的优点主要从运输方便、污染小、发热量高等方面分析。(2)(3)查地图了解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分布。(4)西气东输对西部的意义主要从开发能源、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改善环境等方面分析,注意因果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4表示我国地理“四极”特征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第小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图示四极特征和我国的气候特征分布,判断高寒位于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干寒位于西北地区,由于位于内陆,受海洋水汽影响小,大陆性强;湿寒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由于纬度高,且位于季风区;湿热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故洋流对四极的形成关系不大。
小题2:见上题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我国不同区域的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关于区域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区域都具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所示铁路线是?。
小题2:图中甲城镇当初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该地区冬季城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分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小题3:乙地区荒漠化较严重,试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
参考答案:
小题1:兰新线
小题2:河流(水源)冬春季节气温低,取暖用煤量大,粉尘排放多;多风沙天气,悬浮颗粒物质多;地处河谷,易形成逆温,污染物不易扩散。
小题3:地处内陆,降水少,蒸发旺盛;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强烈;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经纬度,可判断图示地区为甘肃省,根据铁路走向可判断为兰新铁路。
小题2:甲位于河流沿岸,成为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由于该地地处西北地区,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烧煤取暖,因此排放大量污染气体,加之位于河谷,污染物不易扩散。
小题3:乙地区由于地处内陆,距离海洋较远,加之周围有高大山脉阻挡了水汽,所以降水较少。本地区植被覆盖率低,导致土质疏松,加之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强烈。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球与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