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 A.乙 B.丙 C.丁 D.戊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图中虚线是晨昏线,①点以东是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之间在纬线上的距离是1110 km。据此回答(6分)  | 
参考答案:(1)400 w?(2)B?(3)8点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图“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的AB、CD、EF三条线,表示地轴的是?,表示晨昏线的是?。
(2)图示日期是?,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3)该日甲、乙、丙三地中,?(选择填空)。
A.甲地和丙地昼长相等?
B.乙地最早见到日出
C.丙地出现极夜现象?
D.三地正午人影等长
(4)该日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昼变?,且昼?(长于,短于)夜。
参考答案:(10分)
(1)? FE? CD?
(2)? 6月22日前后?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3)? B、C?
(4)?南?减小?短?长于
本题解析:
第(1)题,地轴是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地球始终不停地绕着这个假想的轴运转。故又称地球自转轴。这个轴通过地心,连结南、北两极,与地球轨道面的夹角为66°34′。地轴始终正对着北极星。通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赤道面。晨昏线与太阳直射光线垂直。图中的AB、CD、EF三条线,表示地轴的是EF,表示晨昏线的是CD。
第(2)题,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故图示日期是6月22日前后,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第(3)题,如下图所示,阴影部分为黑夜,故该日甲、乙、丙三地中:
A.甲地和丙地昼长相等,不对。甲地昼长夜短,丙地昼短夜长。?
B.乙地最早见到日出,正确。由下图可知,乙地处于晨线上,处于日出时刻,而甲丙两地处于夜半球,故乙地先看到日出。
C.丙地出现极夜现象,正确。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D.三地正午人影等长,不对,因为三地不在同一纬度。
第(4)题,该日后一个月内,即由6月23日至7月23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昼变短,且昼短于夜。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知识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地轴的含义。(2)知道晨昏线的特征。(3)明确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4)明确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中N为北极点,A、B为晨昏圈与0°、180°经线圈的相交点,⌒AN小于⌒BN,A点地方时是21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宁德市(26.4°N、119.3°E)此时可能见到的景象是
A.锄禾日当午
B.人约黄昏后
C.爆竹声声一岁除
D.小荷才露尖尖角
小题2:未来3小时内0°经线与晨昏圈相交点的移动方向是
A.向东
B.向西
C.向北
D.向南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A点为0°经线,地方时为21:00,计算宁德市的地方时。宁德市与0°经线时间相差大约8个小时,宁德市位于东方,所以地方时大约为凌晨5点。根据A点地方时为21:00,判断北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季。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再过三个小时,0°经线的地方时变为24:00,A点纬度达到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纬度升高,位置向北移。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壳物质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