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图,45°纬线穿越图示地区,a为经线,某大陆L 地的观测者于3月21日10时(L地地方时)看到太阳从山顶M升起,此时北京时间为2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M位于L的2.有观测者从L地沿图上虚线步行至M,那么观测者步行的距离约为3.太阳从山顶M升起时
A.正东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E.1260米
F.1720米
G.1830米
H.2410米
I.L地与北京处于同一天
G.L地麦苗返青
泰晤士河畔夕阳西下
安大略湖夜暮深沉
参考答案:1. B
2. B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经纬度和地球运动的综合分析。
1.3月21日,为春分日,故太阳应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当地10时为上午,故判断M位于L的东方,于是根据a经线的东西方向,判断南北方向,则M位于L的北面。
2.3月21日,当地6点日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正午太阳高度应为45°,故10点时的太阳高度约为30°,而从L地到M地的垂直高差约860米,故利用直接三角形计算两地的距离,为1720米。
3.太阳位于山顶M为北京时间2点,则当地为10点,与北京同一日的东十二区时间为6时,故L地不可能与北京位于同一日期;计算伦敦(0时区)时间,较北京东八区时间晚8个小时,此时约18时,故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问题(10分):

(1) 图中虚线处两个界面的名称:AB间: 面、BC间: 面。
(2) 三个圈层名称:A: B: C: 。
(3)A、B、C三个圈层中,横波不能通过的是 层,软流层位于 层之中。
(4)A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三个圈层:
圈、 圈、 圈。
参考答案:(1) 莫霍 古登堡 (2)地壳 地幔 地核
(3) C B (4) 大气 水 生物
本题解析:(1)(2)地球内部按地震波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3)横波只能通过固体,而不能在液态中传播,而C圈层的上部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故横波不能通过,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即B层。(4)A表层以外应表示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结构。
点评:本题难度低,对于此类基础性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线和各圈层的基本特征等基本内容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1.北半球正值2.图中甲、乙两地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E.角速度甲大于乙
F.线速度乙大于甲
G.两地昼夜长短不同
H.此刻两地地方时都是0点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昼现象,故北半球正值夏至日。
2.图中甲地位于赤道,线速度最大;甲、乙两地角速度相等,两地昼夜长短不同,乙地昼长夜短,甲地昼夜等长,此刻两地地方时都是6点。
考点: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极圈内的现象,注意甲乙两地的经纬度位置。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如图,OA、OB为不同经线,假设此日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纬线纬度值为X°,A点纬度为Y°,A点位于B点东北方。读图,回答问题。
1.此日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若X的值逐渐增大,则北半球
A.(X-Y)°
B.(180-X-Y)°
C.2(X-Y)°
D.(90-Y)°
E.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F.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G.极昼范围逐渐缩小
H.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的综合分析。
1.结合题干知,该日太阳直射点纬度为90-X°,那么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直射点与A地的纬度差。
2.结合A点位于B点东北方,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当X的数值增大时,说明南半球极昼范围在缩小,那么北半球的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图,回答:(4分)

(1)写出地震波名称: C D
(2)在古登堡界面B处,两波波速的变化特点分别是:
C波: D波:
参考答案:
(1)纵波 横波
(2)C波波速迅速减慢 D波突然消失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