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某河流示意图,回答问题。1.下列与甲处三角洲地貌的形成无关的是2.图中乙处瀑布最终可能会消失的原因是A.中游落差小B.海水顶托作用C.河流含沙量大D.入海口潮差小E.地壳运动F.风化作用G.侵蚀作用H.堆积作用
2、单选题 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据图回答7-8题。小题1: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是修建电站大坝的理想地点B.②处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C.该区域在6、7月份进入梅雨季节D.从③至④自然带的变化反映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3、单选题 在板块的生长边界往往形成A.海沟B.孤岛C.海岭D.海岸山脉
4、综合题 (28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中R山海拔2180米,具有顶平、坡陡、麓缓的外观特征。R山顶部长约14千米,宽约5千米,主要由砂岩构成;山下生气盎然,猴子的吱吱叫声和金刚鹦鹉的鸣声此起彼落,四周覆盖着棉花糖般的云,边缘攀爬着前所未见的热带植物,上百条瀑布飞溅,被誉为“瀑布之乡”。(1)据图描述R山的地理位置。(6分)(2)说出R山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6分)(3)据图简述R山山顶的气温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0分) (4)从大气环流和地形角度简述R山被誉为“瀑布之乡”的原因。(6分)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材料一: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10月29日02时54分在秘鲁附近海域(南纬14.5°,西经76°)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0.0公里。材料二:秘鲁附近海域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1)地震震源位于 层以上的岩石圈。秘鲁位于 地带,属地震多发国家。(2分)(2)秘鲁沿岸的自然带主要为 ,其分布特点有 。这种分布特点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 地域分异现象,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 。(5分)(3)每隔2-7年,秘鲁沿岸都会发生 现象,该现象发生时东南太平洋海区水温 ,沿岸荒漠地区出现 灾害。该现象不仅给秘鲁带来灾害,而且还会殃及世界其他地区,这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特征。(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