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A.属人口稀疏区 B.属两年三熟区 C.属水资源丰富区 D.属内陆地区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表中数据反映出该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均温在0°C以下,为温带季风气候。
【小题2】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华北平原上,位于大陆东岸。地势平坦,且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人口稠密;农作物两年三熟;降水总量较少且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资源较为短缺。
考点: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3年7月,高温热浪席卷我国19个省区市,高温日数20天以上的区域达18.9万平方千米。读中央气象台发布的2013年7月31日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影响甲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小题2】甲地区受高温天气危害最大的农作物是(    )
A.小麦
B.水稻
C.大豆
D.甘蔗
【小题3】当天,乙地区最高气温也在40℃以上,下列叙述与该地出现高温天气无关的是(    )
A.盆地地形,不易散热
B.沙漠地表,增温较快
C.副高控制,气流下沉增温
D.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在冷锋、暖锋和气旋控制下,都会是阴雨天气,不会形成高温;反气旋中心气压高,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所以在有在反气旋控制下才会出现高温天气。
【小题2】图中甲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为水稻,水稻种植需要大量水。小麦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大豆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甘蔗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四川盆地。
【小题3】乙地区为塔里木盆地,不容易散热;塔里木盆地有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地表增温较快;位于西北地区,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副高主要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对该地区没有影响。
考点:该题考查天气系统和我国气象灾害。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  )
A.T 
B.Q
C.R
D.S
【小题2】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  )
A.T
B.Q
C.R
D.S
【小题3】在如图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中,与P地相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T、Q两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西岸,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R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岸,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S位于新西兰,该处终年受西风漂流(寒流)影响。
【小题2】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图中Q地位于30°-40°S大陆西岸,冬夏季分别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为地中海气候。
【小题3】P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内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地表沙质物质覆盖,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大,符合①图的特征。
考点: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36分)?
(1)下图中的四幅气候资料图中,该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填序号)。除图示地区外,类似气候类型还分布在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4分)
(2)下图中的四幅气候资料图中,与乙地的气候特征相符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这表明乙地的气候特征与甲、丙相比有细微的差别,体现在_____________。(4分)
(3)在夏秋季节,危害甲、丙两地区沿海的严重气象灾害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在成因上相同,都是___________造成的。(6分)
(4)试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等因素分析该气候形成的原因。(4分)
(5)图中甲、丙两个气候区的纬度分布有什么差异?(2分)
(6)试从类型、分布、特点和成因方面对比①、③两种气候类型。(16分)
参考答案:(1)③?南美洲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
(2)④?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较为均匀,具有海洋性特征。
(3)台风?飓风?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形成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4)位于亚热带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上形成随季节变化的高、低气压中心,形成季风环流,受不同性质的冬、夏季风的影响。
(5)甲气候区的北界比丙气候区低(约5°纬度),因甲地区西靠最大的大陆,东临最大的海洋,冬季风最为显著,冬季气温较同纬度的丙地区更低,亚热带界线向更低纬度推移。丙地区冬季风不够显著,冬季气温相对较高。
(6)①为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故夏季高温少雨,而冬季温和多雨;③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形成的差异而形成;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特征。(1)根据图示气候类型的分布位置,读图可知该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于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下图中依次表示①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②终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③最低月温在0°C图上,降水集中于夏季,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④地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其海洋性特征更明显。(2)结合上题分析,甲、乙、丙三地气候类型相同其分布和特征上有一定差别主要是与海陆位置有关,乙地的海洋性特征更明显。(3)图示甲丙两地为台风和飓风的多发区,从成因上看都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4)结合题目要求,该气候类型的成因主要从海陆位置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角度分析。(5)直接从图示分析即可,其影响原因主要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冬季风的影响角度分析。(6)根据①为地中海气候;③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水的运动》高频试.. | |